前言
为助力企业把握智能制造时代机遇,推动管理精细化与定额管理信息化深度融合,杭州某企业于近日组织工艺技术、生产、人力资源、财务、价格及设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智创未来·效率工匠2025”专题培训。
聚焦定额标准体系,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石
培训以“劳动定额标准体系构建”为核心,深入解析了定额管理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定额标准不仅是生产计划与成本核算的核心依据,更是工业4.0时代的数据基石。通过AI预测工时、IoT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实现工时定额的动态优化,推动生产流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杭州某企业参训代表表示,此次学习为企业破解传统定额管理滞后性、提升排产精准度提供了科学路径。
跨部门协同发力,激活智能管理新生态
本次培训覆盖企业核心管理部门,旨在打破信息孤岛,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课程结合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定额系统与MES、ERP等平台的数据集成,实现成本透明化、排产智能化和人效精准评估。参训人员围绕“动态调整机制”“绩效考核优化”等议题展开研讨,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落地方案奠定了实践基础。
专家赋能,培育复合型效率工匠
王老师凭借深厚的理论积淀与行业经验,系统讲授了定额标准编制、数据治理及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等内容。
展望未来:从标准化到智能化
杭州某企业计划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分阶段推进定额管理数字化升级:通过搭建智能工时系统、优化跨部门协作流程,力争3年内实现生产全链条数据驱动决策。同时,企业将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工业工程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智创未来·效率工匠2025”不仅是技术升级的起点,更是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宣言。杭州某企业的实践将为行业树立标杆,推动更多企业以数据为引擎,开启效率革命新篇章!
—— 关于“效率工匠”计划——
“效率工匠”计划由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效率与质量专委会发起,旨在通过定额标准化、数字化技能培训及产教融合,培养兼具工业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