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劳动定员定额基础知识
2011-09-07 11:12:13    来源:中国定额网    评论: 点击:

一、劳动定额学  研究劳动过程中的作业方法与工时消耗的应用科学。

劳动定额学包括的主要内容为:(1)提出科学划分和测定劳动时间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增加有效劳动时间,减少或消除无效劳动时间和损失时间的途径和措施,以提高工时利用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2)提出适用于改进各种工作流程和作业方法的分析研究技术,不断改进现有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3)研究劳动时间消耗的合理构成;(4)研究科学制定和应用管理劳动定额的方法。

劳动时间仍然是测定和计量劳动时耗的最为简便和通用的尺度。在相同作业条件下,劳动时间的长短代表了人体劳动消耗的支出的多少,同时通过对完成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作业量劳动时间的科学规定,也反映了对劳动强度的要求。因而,劳动定额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除此之外,还有适用某些劳动作业的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等形式。由于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最为通用的尺度,劳动定额的制定不仅适用于体力劳动作业,同时也适用于服务劳动,以及带有执行性和重复性较大的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等方面。

劳动定额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即和企业的生产技术紧密联系的。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工时消耗,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某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的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它有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等多种形式。

(一)作用与特点:

劳动定额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它是企业编制生产、财务、劳动计划,实现经济核算,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依据。它有以下特点:(1)法定性。劳动定额具有劳动法律的效力和约束力,它是衡量劳动者生产、工作成果的标准和行为规范。(2)技术性。劳动定额总是同企业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生产工艺过程相联系,这就使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3)群众性。劳动定额从制定、贯彻执行,到统计分析、修订,都离不开广大工人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它有很强的群众性。(4)统一性。劳动定额做为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和依据必须是统一的。即不论劳动的形式、种类和内容如何干差万别。但定额规定的单位时间内活劳动量支出应大致相同。(5)先进合理性。上述特点要求劳动定额既不脱离企业现实的生产技术水平,又能使职工在正常条件下,经过努力大多数人能够达到或者超额完成,即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二) 劳动定额分类

按不同标志对劳动定额所做的科学区分。

(1) 按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分类有:时间定额,亦称工时定额;产量定额;看管定额;服务定额;其他形式的劳动定额。

(2) 按劳动定额实施的范围分类有三种。统一定额,某一部门、地区或行业对所属企业的主要作业或产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定额。其实施范围是本部门、地区或本行业,代表了一定时期内同行业先进的定额水平;企业定额,根据企业自己的具体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参照统一劳动定额,由企业组织制定的劳动定额。其实施范围仅限于本企业;临时性定额,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如设计、工艺、材料材质和规格等临时变更),由定额人员会同生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定额。它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和条件下实行,超过限定条件即中止。

(3) 按劳动定额的用途分类有:现行定额,计划定额,设计定额;固定定额,亦称不变定额。

(4) 按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分类有:经验估工定额;类推比较定额;统计分析定额;技术定额。

(5) 按产品生产时限分类有:新产品试制定额,老产品定额,一次性产品定额。

(6) 按其他标志分类,如按劳动定额的综合程度、按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按劳动定额反映的工艺特点分类,等等。

三、常见劳动定额介绍

(一)现行定额  根据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制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正在执行的定额。

按定额时间的构成,分产品,按零部件,以工序为单位制定。现行定额通常能反映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结构的特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技术改进,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现行定额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现行定额主要用于衡量工人的生产成绩,核定和平衡企业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计算计件工资和奖金,以及产品成本等。它是企业计划定额、不变定额的基础,只有搞好现行定额,才能发挥劳动定额的各种作用。现行定额由企业劳动定额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对其制定修改、贯彻执行、统计分析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工作量和难度较大。 

(二)计划定额  企业在计划期内预计要实行的劳动定额。它规定了计划期内单位产品劳动定额应达到的水平。

    计划定额是在现行定额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计划期内生产技术组织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先进操作方法和经验推广,劳动定额水平提高的程度等因素,以车间为单位按产品分工种编制。计划定额是企业在计划内组织工人完成劳动定额的奋斗目标,也是企业编制生产、劳动人事、成本计划以及核算产品价格的依据。制定计划定额一般是由企业主管部门提前一个季度预先提出计划草案,经过企业基层单位几上几下反复讨论最后核定,并经厂长批准后,以指标形式正式下达到车间。制定计划定额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分别采用经验估工、类推比较、统计分析、技术核定等方法。

(三)设计定额  设计或计划部门为满足新厂设计或老厂扩建改造的需要而制定的定额。

设计定额是根据产品的生产技术文件资料,初步设计的年产量,参照定额标准,或通过与同类型产品的现行定额的对比分析,按产品分工种编制。设计定额主要用于设计工厂的规模,组织专业化协作,核算各种设备、生产用地面积和劳动力的需要量。同时,也可作为新产品投产后企业逐步降低工时消耗的目标。设计定额要以工时定额的形式反映设计的最大可能年产量。

(四)台份定额  为单台产品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

台份定额包括:(1)单台份工时定额,亦即整机工时定额。它是以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基础,按构成整台产品各种零件及配套件数汇总而成。(2)零件台份定额,它是以单件工时定额为基础,按一台产品所需要的规格相同的某种零件数量汇总而成。如甲种零件每台需要10件,其单件工时定额为2,则零件台份定额为20(2×10)工时。(3)工种台份定额。以单件工序工时定额为基础,按构成一台产品所需要的在某一工序上完成加工的零件数目而汇总出来的工时定额。(4)车间(工段、生产组)台份定额,按单台产品所需要的、由某一生产单位(车间、工段或生产组)负责加工的零件数汇总的工时定额。单台份定额,可由零件台份定额汇总,也可按工种台份定额或车间台份定额汇总而成。

台份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调整生产和劳动组织,平衡生产能力,进行全面经济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劳动定额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备的文件资料。

(五)看管定额  对劳动者同时看管机台或岗位的数量所规定的限额。当劳动定额不能用工时或产品产量表现时而采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六)工作定额  采用多种指标和方法,计量考核各类劳动者在一定时问空间范围内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工作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一种形式。采用的工作计量考核指标主要有:时间量(完成某项工作的定额时间)、工作量(单位时间内限定完成的任务量)、管理幅度(负责管理的范围或对象数)、百分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指标最高或最低限额),等等。如描图员描绘一张图纸的时间;打字员每小时打印字(张)数;汽车司机单位时间应完成吨公里;教师应完成的课时等。工作定额将定额管理由生产工人推广到其他领域及各类员工。

(七)临时定额  亦称一次性定额。为适应某些临时性生产任务而制定的定额。

由于该定额一般属于一次性使用,精确度要求不高,制定定额时,可采用经验估工、类推比较等方法便可达到“快”和“全”的要求。

(八)不变定额  亦称固定定额。将某一时期现行定额固定下来在若干年内保持不变,作为衡量对比分析基础的定额。

不变定额通常是以企业的最终产品为单位,按产品分部件、零件或工种汇总而成。一  般用于对比分析劳动定额管理的状况和历史演变的过程,衡量定额水平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也可做为编制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的依据。不变定额由劳动定额管理部门确定,要求具有完整性和可比性。

(九)统计定额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制定的劳动定额。

制订统计定额,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要有较长时期的历史统计资料,并经过认真的加工整理汇总、分袄。由于它有一定统计学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统计数据,比经验估工定额,在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等方面都更有所增强,故在大量大批、成批生产的企业中占有一定比重。统计定额的主要缺陷是:(1)受到统计资料真实性、系统性的限制;(2)与技术分析结合的难度较大,从而使劳动定额水平受到影响,不能完全达到“快、准、全”的要求。

(十)时间定额  亦称工时定额,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对劳动者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以工序为单位制定,以单件工时定额的形式出现。

产品的零件定额工时、部件定额工时、整机(台份)定额工时,都是以工序单件工时定额为基础逐级汇总而成。在企业中通常采用工时定额,并把它做为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这是因为:(1)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品种多,工艺加工复杂,工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许多不同的工序加工。采用工时定额,不但可以统一评定工人的生产成果,还可以核定劳动效率,控制和平衡劳动定额水平,发现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2)便于统一核算,平衡企业生产能力,编制下达和检查生产、财务、劳动计划,组织工资奖励。工时定额(T)与产量定额(Q)互为倒数关系,即T=1/Q。它是计算产量定额的基础。

(十一)产量定额  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规定的限额。是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

产量定额(Q)与工时定额(T)之间互成倒数关系,即:Q=1/T。如某工件的工时定额为0.5工时/件,则产量定额为2件/工时。生产单位产品的定额时间越少,则单位时间内的定额产量就越大,反之亦然。在生产量大的企业中,由于每个工作班内产品产量大,单件工序加工时间短,直接采用产量定额,具有简单易行、形象具体等优点。按其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区分为:工时(或工分)产量定额、班(工日)产定额。班产定额是指一个工作班内生产合格产品(或完成一项任务)的数量标准,按其考核的范围,又可分为:个人班产定额和工组班产定额。个人班产定额,规定一名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其计算公式是:

个人班产定额=制度工作日长度/单件工时定额

工组班产定额,对一个工组的工人在一个工作轮班内生产合格产品所规定的限额。在某些企业中,产品的加工是由一组工人通过共同劳动完成的,劳动总成果无法分割,个人的成果无法表示,故多采用工组班产定额。产量定额一般采用统计分析、技术测定等方法,先求出单件工序工时定额,然后再按上述公式换算。

四、工作研究  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

(一)内容:它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以人、原材料、机器设备构成的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分析研究改进工作设计的一系列活动。

(二)步骤:工作研究的步骤是:首先进行方法研究,通过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从对象的总体过程出发,深入研究到劳动者的每一个细小的操作动作,探寻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最佳程序和方法;其次是进行时间研究,它是在改进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实现工作标准化的基础上,运用工作衡量的各项专门技术(如实地观察直接测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等),对各项标准化工作进行时间测定,最后制定出工作的时间定额标准。工作研究要求开展时间研究,必须先进行方法研究,才能制定工作的时间标准。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而时间研究又是衡量、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作用:工作研究的主要作用是:(1)不需增加人员、设备和其他投资,即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收益;(2)能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标准和劳动定额标准,为企业生产、财务、劳动、计划等项管理提供依据;(3)有利于减少事故,安全生产,克服生产薄弱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见上图示。

(四)方法研究  对现有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记录、分析,运用特定的手段和技术,为寻求经济合理的最佳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而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活动。

1、目的:方法研究的目标是要实现劳动者、劳动工具、工作地与劳动对象最佳的结合,以较少人力、物力消耗,获取较多较好经济效果。

2、内容:方法研究是从全局入手,由大到小逐步深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折。

(1) 程序分析。它是从整个产品制作过程出发,通过现场考察,根据需要绘制不同的工作程序图,运用删除、合并、重排、简化等技巧,寻求最短加工路线、最佳的工艺加工程序,不断改进生产过程使其合理化。主要采用的程序图有:流程程序图、流线图、工序程序图等。      

(2) 作业分析。程序分析侧重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工种(工序)加工、检验、运输、储存等事项的分析研究,是以“宏观”的物料流程为对象。而作业分析是采用人-机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双手操作程序图),以一个工作地、一台或多台设备、一名或若干名生产工人为对象,研究某一工序作业中手工操作、机手并动操作程序,通过对比分析,力求找出节省人力节约工时消耗,充分利用设备的最佳作业程序,不断促进作业合理化、科学化。

(3) 动作研究。它是以劳动者作业操作中的各种动作为对象,通过目视或影片录象等记录方法,以及动作分析图表,研究如何消除不必要的动作,力求设计出最有效的操作方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动作研究的对象是操作的基本单元——动作,因此它属于方法研究中的“微观”分析。

3、应用范围:方法研究项目通常包括:

(1) 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

(2) 占用人力、物力多、成本比重高的工作;

(3) 工作路线长、运输次数多、等待时间长的工作;

(4) 长期轮番进行的工作;

(5) 质量不稳定、低劣的工作;

(6) 体力消耗大、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

(7) 设备、动力、材料、人力浪费大的工作;

(8) 易于出现事故、危害性大的工作;

(9) 新产品、新投入的工作。

4、产品生产过程:

(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  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

属于同一工序的操作者、工作地和劳动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就构成另一道新工序。例如在同一台车床上,由一工人完成某零件的粗车和精车加工,称为一道工序;如果这个零件在一台车床上完成粗车而在另一台车床上精车,就构成两道工序。  工序是完成产品加工的基本单元,在生产过程中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1)工艺工序,即使劳动对象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加工工序。(2)检验工序,指对原料、材料、毛坯、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等进行技术质量检查的工序。(3)运输工序,指劳动对象在上述工序之间流动的工序。工序按工艺加工特点还可细分为若干工步(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工步可再细分若干走刀或工遍);按其劳动活动特点可细分为若干操作(或操作组)、动作。合理划分工序,有利于建立生产劳动组织,加强劳动分工与协作,制定劳动定额。

2)工步  工序的细划。在完成一道工序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加工面、设备三个因素都不变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生产作业。如果其中有一个发生变更,便形成另一个工步。如在台钳上锉削一零件表面,使用不同挫刀完成粗挫与精锉时,同一工序分为两个工步。再如在刨床上加工一工件外表面时,加工正面、反面、侧面和倒角,同一工序分为4个工步。

(3)操作  为完成某一工序加工而进行的一系列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它是根据劳动活动过程和特点对工序的分解。

操作是工序的组成部分,一个工序一般包括若干个操作。例如,车工在车床上切削工件的端面;可分解为以下操作:(1)拿起工件将其安装在卡盘上;(2)取搬手;(3)用搬手拧紧卡盘夹工件;(4)开车;(5)进刀;(6)车削工件端面;(7)退刀;(8)停车;(9)松开卡盘;(10)卸下工件。按劳动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操作可区分为:(1)基本操作。直接实现工艺要求的操作,即工人利用劳动工具或设备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劳动对象的形状、大小、成分或性能发生变化的操作。基本操作按其执行的形式,又可分为:机动操作、机手并动操作与手动操作。机动操作是在工人看管下,主要由动力驱动的机器设备自动执行的操作,机手并动操作,即在工人直接操纵下,由动力驱动的机械来执行的操作;手动操作是工人借用简单工具或直接用双手完成的操作。(2)辅助操作,用以保证基本操作顺利完成的各种服务性操作。

(4)动作  组成操作的基本活动单元。它是对手工操作的进一步分解。

例如,“将工件安装在车床的卡盘上”的操作,可分解为:(1)拿起工件;(2)把工件移到卡盘前;(3)将工件安在卡盘上。在劳动定额管理中,研究操作方法.制定动作时间标准,常需将操作分解为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  亦称动作节约原则,在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动作行为规范。

动作经济原则在人体方面的原则有:(1)双手动作应尽量同时开始或结束;(2)除休息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3)双手动作方向应尽量对称,并同时运动;(4)动作所包含的动素应尽量少,尽可能采用最低等级的人体动作;(5)尽量利用动能去工作,(6)采用连续的曲线运动(它优于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 (8)动作应有一定的节奏。工作地布置的原则有:(1)工具、物料应固定存放地点;(2)工具、物料应位于操作者两臂正常工作范围之内;(3)工具、物料应按最佳工作顺序排列;(4)物料的供应应尽量利用自身重力,通过滑道落在工人的手中或最近位置上;(5)采光与照明的各项指标应达到法定的技术标准;(6)工作台、座椅应适合操作者工作时的要求,其高度、宽度、式样要能使操作者感觉舒适,保持良好姿势、设备工具方面的原则有:(1)尽量用双脚代替双手操作,可安装脚踏板。(2)经常使用的工具、量具,尽量合并为一。(3)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4)手指操作时,应按其能力分配使用。如两手中一般右手力大,五个手指中拇指力大,但不如食指、中指运动敏捷灵活。(5)工具手柄的设计,应尽量增大与手的接触面。(6)机器上的杠杆,手摇轮盘等位置,应使操作者极少变动姿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力的作用。

五、时间研究  利用测时器或记录装置,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通过观测、收集、整理和分析所得数据,确定为完成某项工作或操作所需时间量的一种研究方法。

19世纪末由美国人泰罗首创。时间研究是工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作研究不可分割,动作研究为时间研究提供了前提,时间研究明确了挖潜方向。

(一)   目的:

时间研究的目的是:(1)定量地分析与比较二种以上作业方法的先进性;(2)及时发现加工费用过高及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3)调整生产中的薄弱环节;(4)新产品和新工艺标准时间定额的制定和预定设计成本;(5)确定产品生产计划及估算人工成本,(6)制定标准工时定额,确定生产水平。

(二)   步骤:

时间研究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研究对象,(2)选择适宜的时间研究方法;(3)确定标准时间。

按数据来源时间研究方法可分为五类:(1)直接法。在操作现场,利用观测器具进行观测记录的一种方法。按观测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密集抽样法和分散抽样法。(2)使用统计数据的简单数学方法以及线性规划、多元回归的复杂数学方法统计、计算。(3)合成法。不在操作现场直接观测,利用科学的统计资料和计算方法,按操作标准确定操作时间的方法。它通常由预定时间标准法(PTS)和标准资料法组成。(4)批准的时间标准法。(5)分段的专业估计与自报法。

(三)工时消耗分类  对整个工作班内工人消耗的全部时间,按其性质和特点所进行的类别划分。

1、分类:

工时消耗一般按三个层次分类。第一层次是按工作班时间是否纳入定额范围进行总划分,区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大类。第二层次是将第一层次时间按其具体消耗方向进行再划分。第三层次是按时间消耗的性、质和原因再细分。我国企业通用的分类方法如图示。

对工人的工时消耗进行分类,主要作用是:(1)便于对工时消耗进行系统研究,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人充分利用工时。不断提高劳动效率。(2)便于分析工时定额的构成,为科学制定定额提供依据。

2、定额时间  劳动者为完成一定生产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各种劳动时间总和。

根据工时消耗分类的原理,定额时间包括四类时间: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

1)作业时间  工人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用于完成各个工序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是定额时间的基本组成部分。

作业时间按具体作业内容和范围可分为:(1)工步作业时间,即某一工步所含各项操作消耗时间之和。(2)工序作业时间,即按工序内容确定的作业时间,它是工序所含各工步操作消耗时间之和。作业时间的基本特征是随每一被加工对象重夏出现。在以机器设备作业为主的工序,作业时间由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两部分构成。而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序,不再做此区分。

A基本时间  工人直接完成基本工艺加工,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所消耗的时间。如机器制造中的金属切削、焊接、铸锻等项作业时间,冶金中的金属熔炼时间,木摸加工中的木材锯割时间,等等。

    基本时间的特征是使加工对象的尺寸大小、形状、位置、状态、外表或内在性质发生变化所消耗的时间,它随每一被加工对象的变更而重复出现。基本时间按操作者与机器设备的结合程度,可细分为:(1)机动基本时间。在工人的看管下,由机器设备自动完成工艺加工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如机床加工的自动走刀时间等等。在机动时间内工人可实行交叉作业或多机台看管。机器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机动时间越长,实行交叉作业或多机台看管的可能性越大。(2)机手并动基本时间。工人直接操纵机器设备完成工艺加工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如机械加工中手动进刀切削,工人操纵钻床手动进刀钻孔等。(3)手动基本时间。工人依靠手工或借助简单工具完成工艺加工任务所耗时间。如钳工用刮刀刮研工件表面时间,电工用改锥安装电器零件时间等等。(4)装置基本时间。在工人看管下,加工对象在某种装置容器中,由设备将某种“能”(如电能、热能、水能)作用在加工对象上,使其发生某种变化所消耗的时间。如热处理、表面处理时间,钢铁在高炉中熔炼时间等等。

    B辅助时间  为保证基本工艺过程的实现而进行各种辅助性操作所消耗的时间。

    辅助时间的基本特征是随每一工件重复出现。例如,机械加工工序中装卸工件、进退刀、测量自检、转换刀架、开关车等时间。按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工序辅助时间和工步辅助时间。按其与基本时间的相互关系,又可区分为:(1)交叉辅助时间,即不停止基本操作、不中断基本时间,同时进行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2)不交叉辅助时间,即在中止基本操作的情况下,从事各种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间。前者不计入单件工序定额。辅助时间多数靠手动操作实现,在个别情况下也有机动或机手并动时间。

    (2)布置工作地时间  工作班内工人用于照管工作地,使之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和良好作业环境所消耗的时间,是定额时间的组成部分。

布置工作地时间消耗的基本特征是随工作班重复出现,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表示,并分摊到单件工序工时定额中。按其性质可分为:(1)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为实现正常的文明生产,采取日常性组织措施而消耗的时间。特点是出现在每个工作班的开始和结束之时。如上班后领取工具,接受任务,试车加油,设备清洁保养,整理清扫工作地,下班前填写生产记录,统计报表,办理接交班手续等所需的时间。(2)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为使生产技术装备、作业环境处于正常状态采取的技术性措施所消耗的时间。特点是发生在加工过程中,如加工过程中调整工具,设备更换,刃磨刀具,清理切屑、废料,整理毛坯、半成品等。

3)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工人在工作班内用于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正常需要所消耗的时间。是定额时间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时间包括的范围是:班中为恢复疲劳而规定的休息时间,以及为满足工人生理上的自然需要所必需的时间。如正常休息、喝水、吸烟、擦汗、上厕所等。该项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劳动强度、作业性质、工作条件等多种因素,其基本特征是随工作班重复出现。在大多数企业中该时间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表示,并分摊到单件工序工时定额中。

    (4)准备与结束时间  工人为完成一批产品或一项独立生产任务,事前进行准备和事后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是定额时间的组成部分。

    准备与结束时间的主要特征是随生产产品的批次重复出现,即每加工一批产品或完成一项独立的工作任务才出现一次。一般按工序确定,根据生产批量大小以绝对数单独列出,或者平均分摊到该批产品的各单件工序工时定额中。包括:(1)接受生产任务,熟悉工艺技术资料,考虑加工方法的时间;(2)为本批产品调整机器设备,准备与安放工夹模具时间。(3)点收毛坯,首件试加工与交检时间;(4)设备复位送回工模夹具,办理工件交验手续,填写生产记录时间;(5)清扫工作现场时间,等等。上述各项都是为本批产品或完成本项任务所消耗的时间。

    2、非定额时间  工作班内因生产中断或执行非生产性活动和从事无效劳动所消耗的时间。

    非定额时间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工人违反劳动纪律、技术不熟练或企业以外各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因不能计入定额时间,故称非定额时间。它包括两部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非定额时间是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消除或减少非定额时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1)停工时间  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因生产活动中断所耗费的时间。是非定额时间的一部分。

    停工时间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1)组织造成的停工时间。由于企业组织管理不善或生产技术上的故障,以及企业外部原因造成的生产中断,如等待指示、材料、工具、技术资料,停电、水、汽,设备故障待修理,产品待检,召开事故分析、传授生产经验、交流技术等生产有关会议而耗费的时间。(2)个人造成的停工时间。由于工人自身的原因如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与人闲谈等所损失的时间。

    2)非生产时间  工作班内工人从事本职以外工作或无效劳动所耗费的时间。是非定额时间的一部分。

    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1)组织造成的非生产时间,是因管理不善或其他非个人原因。如抽调工人做非本职工作,让工人搬运物料、寻找工位器具,修理与本人责任无关的设备工具,寻找负责技术、检验、管理的人员,召开与生产无关会议,学习文件,因材料质量问题出现废次品和返工等而耗费的时间。(2)个人造成的非生产时间,是由于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玩忽职守,技术不熟练,一时疏忽所造成的时间损失。例如个人造成的废品工时,返修自己造成的废次品,寻找自己常用的工具,干与本岗位生产无关的事情、干私活等所耗费的时间。

    六、确定劳动定额的方法

(一)经验估工法  由定额人员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依照有关工艺技术文件或实物,并考虑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工艺装备、加工材料等条件分析估算定额的一种方法。

根据估计方法的精细程度,可区分为:(1)粗估工,以工序对象粗略地估算定额量。(2)细估工,将工序细分为工步、单一或综合操作逐一进行估定,最后核算出单件工序定额量。细估工对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分析得比较细致,相对提高了经验估工的准确程度。

经验估工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工作量小,易于掌握,便于及时制定修订定额。缺点是受定额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定额的准确性差,有时出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为了保证劳动定额水平相对平衡,在采用本法时应充分运用有关统计资料,尽可能实行细估工,并吸收老工人、技术人员参加进行评审。经验估工法适用于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新产品试制或临时性定额。

(二)类推比较法  亦称典型推算法、典型定额法。以典型零件、工序的工时定额为基础,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同类零件或工序定额的方法。

类推比较法的实施步骤是:(1)将结构和工艺相同的产品零件进行分类分组,从中选出典型代表性零件。(2)根据加工尺寸、精度等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按工序制定出质量较高的典型零件定额标准。(3)以典型定额标准为基础,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同类相似零件工序工时定额。

类推比较法是以技术分析为依据的定额估定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精确度较高,便于保持定额水平的平衡等优点。但采用此法需要先有一套典型定额标准.否则无法进行。此外如典型零件选择不当,对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考虑不充分,也会影响定额的质量。它适用于相同或相似零件工序定额的制定。随着产品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其应用范围将会扩大。

(三)统计分析法  根据以往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工时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分析,井考虑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变化后确定定额的方法。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工矿企业就采用本法制定定额。它具有简单易行、工作量小等优点,由于是以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制定的定额有一定说服力。

统计分析法的工作步骤是:(1)整理汇总统计资料;(2)先计算出工序平均实作工时,再求出乎均先进工时;(3)充分考虑企业今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生产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改进和提高的可能性,经过对比分析,去掉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最后确定出新定额。本方法在“快”和“准”要求上优于经验估工法,但由于受到统计资料可靠性的制约,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于生产条件正常,产品固定、生产批量大,原始记录、统计制度以及各种基础工作比较健全完善的单位。

(四)技术定额法  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技术分析计算或实地观测技术来制定定额的方法。

在各种定额方法中它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1)将工序细分为工步、走刀或操作、动作,分析工序结构,对不合理、多余的操作予以删除或重新排序组合,使之科学合理化;(2)分析设备工具的性能及技术参数,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3)分析生产组织与劳动组织的状况,并加以改进;(4)通过现场观测、技术分析和计算,先求出零件工序作业基本时间,经过评定后,再分别确定出辅助时间,以及其他定额时间,最后定出定额。根据实施步骤和采用方法,技术定额法可区分为:(1)分析研究法。亦称技术测定法,它是采用工作日写实、测时和工时抽样等方法,通过实地观测确定劳动定额的各部分时间。单件工序定额的作业时间是用测时和工时评定的方法获得的,而休息和生理需要、布置工作地、准备与结束等时间和百分比,采用工作日写实或工时抽样法取得。(2)技术计算法。按确定的数学模型和技术参数计算确定定额量的方法。即先分解工序为工步或操作,根据设备性能、加工原理以及加工对象的特点,设计出标准的工艺用量(如主轴转速、进给量、吃刀深度等),再按既定的数学模型求出工序机动基本时间,最后再通过调查分析核算出辅助时间以及其他定额时间。技术定额法的优点是:技术依据充分,定额的精确度高,易于使定额水平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但此法工作量大,较为费时费力,对定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在制定定额时很难达到“快”和“全”的要求。本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工序、重要或主要工序、关键设备的工序定额,以及工时定额标准的制定。

(五)工作日写实  在工作现场按时间消耗的顺序,对劳动者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改进设计的一种时间研究方法。

1、作用:工作日写实的作用是:(1)掌握劳动者工作时间内的工时损失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提高工时利用率。(2)收集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消耗的数据,为确定基础定额标准提供依据。(3)研究先进生产者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便总结推广。(4)调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及岗位负荷量,为改善劳动组织、合理确定定员提供依据。(5)调查设备的开动率,为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提供数据。(6)观察生产过程的节奏,为实现均衡生产传送信息。由于工作日写实注重现场观测,使用器具简便,使它具有观察范围广、适应性强、获得的资料全面、完整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较费时费力,被观察者易产生心理生理压力,影响写实结果的准确性。

2、步骤:工作日写实的工作步骤是:(1)先做好写实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写实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掌握写实对象及工作地的有关情况,编制写实表格,准备写实必需器具,向被观察对象说明写实的意义和要求,以取得劳动者的支持和配合。(2)在工作现场按时间消耗的顺序对工作班内劳动者的全部活动进行观察、记录。(3)对写实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各类工时消耗总数及百分比,填写工作日写实汇总表,根据写实的分析结果,写出分析报告,提出改进工时利用的生产技术组织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可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3、分类:按研究对象和范围工作日写实可分为以下6种:

(1)个人工作日写实。以某一作业(工作)者为对象,由观察人员实施的工作日写实。个人工作日写实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工时利用情况,确定定额标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等。

(2)工组工作日写实。亦称集体工作日写实。以一个工作组(作业组)为观察对象,由有关人员实施的工作日写实。具体又分为:(1)专业组工作日写实,即以相同工种工人组成的作业组为对象的写实。此种写实可取得反映同工种工人在工时利用以及生产效率方面的资料,为改善工时利用状况,挖掘生产潜力提供依据。(2)综合组工作日写实。以不同工种工人组成的作业组为对象的写实。通过写实可获得反映组内工人劳动负荷量、相互协作等方面情况的资料,为改善劳动组织,合理分工协作,正确划分生产组和核定定员人数提供数据。

(3)机器设备工作日写实。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为观察对象的工作日写实。此种写实可对机器设备运转情况和利用程度做详尽调查。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设备运行的分析,找出具体改进措施,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利用程度,并为确定定员定额,改进生产组织提供依据。

多设备(机床)看管工作日写实。以实行多机台看管的工人为对象的写实。主要用于研究一人多机看管时作业内容、操作方法、巡回路线、设备运转负荷,以及工作地供应服务配置情况,以便发现并解决多机台看管中存在的问题,为合理确定设备看管定额提供依据。

(4)自我工作日写实。以自己为对象的工作日写实。此种写实有专门的写实记录表格,由劳动者自己按照写实的要求如实进行登记。主要用于研究由组织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的数量和原因,为改进企业管理,减少停工、非生产工时提供依据。除此,还可用于研究企业非生产人员的工作负荷情况,为设置组织机构,划分职责范围、业务分工、确定定员提供依据。

(5)特殊工作日写实。根据某种特殊需要,以特定的人员(个人或工组)、设备为对象,由观察人员实施的工作日写实。特点是只观察记录、分析研究工作班内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事项及工时消耗情况。如调查繁重体力劳动者的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调查个人原因造成的无效劳动时间;调查生产工人在执行新定额过程中单件工序实耗工时,等等,都可通过采用特殊写实取得有关数据资料。

(6)双重工作日写实。由两名写实人员同时对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观测记录的写实方法。在以下情况下组织写实时,可采用本方法:(1)操作的延续时间短、经常变换内容的作业;(2)需要精确记录工时消耗的设备、岗位;(3)写实对象的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一人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日写实。

六、测时  在现场对工人的工序作业时间消耗情况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器进行观察记录和整理分析的一种时间研究方法。

测时可用于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生产者的操作经验,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分析和确定合理的工序结构,掌握单件工序加工作业时间消耗情况,为制定先进合理的单件工序作业时间标准提供依据。

(一)步骤:一般按以下步骤实施。第一,测时准备工作。包括:(1)根据测时目的正确选择测时的对象;(2)掌握与被观测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3)将工序划分为若干个工步或操作(组),确定定时点,尽量选择能从听觉或视觉上分辨各个操作的标志,以保证每次观察的准确、一致性;(4)根据生产类型、作业性质和延续时间,以及测时结果精确度的要求确定观测次数。第二,现场测时观察。测时应在生产进入稳定状态时开始。测时过程中要求观测人员注意力要集中,记录要认真,如出现作业中断或不正常情况,应在测时记录表中注明。第三,测时资料整理和分析。在实地观测取得测时数据之后,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检查核实全部测时记录,删去异常数值;(2)根据正常操作延续时间和有效的观察次数,计算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3)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项操作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可靠程度;(4)经过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工时评定,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并以此为依据对现行劳动定额及操作方法做出评价,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二)方法:测时可采取不同的计时方法。通常有:连续测时法;反复测时法(亦称交替测时法)等。

1、连续测时法  观察人员以秒表为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工序各操作单元逐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本方法的特点是:按预定的总观察次数,在整个工序作业的测时过程中,秒表自始自终不停顿,累计计时,在划分各操作单元的定时点处读表,并记录下时间。各操作单元以及每次观察的延续时间。待全部测定完成后再进行计算。连续测时法主要优点是:使用简便,数据完整,测时中即使漏记个别单元,对工序作业总时间的测定也无影响。它主要用于研究完整工序内部操作结构和各部分作业时间消耗情况,为确定定额提供依据。

2、反复测时法  观察人员用秒表对工序每个操作单元独立进行观测,直接记录各操作延续时间的一种测时方法。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测定每个操作单元时,秒表由零位开始,本单元终止记下延续时间后,表针立即返回,再从零位开始记录下一单元的延续时间。故此法又称为归零法。采用反复测时法虽能及时获得各操作单元独立的延续时间数据,但每次秒表归零时都会有时间损失,持别是当操作单元延续时间很短时,表针归零可能会占去操作单元的部分或大部分时间,使测时准确性降低。因此,在时间研究中本法主要用于抽测一个工序的某些重点操作单元的延续时间,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在采用本法测定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时,可采用;(1)双表法,即在测时板上装两支秒表,借助杠杆作用,交替使用秒表进行测定记录;(2)交替法,测定时将各操作单元间隔分成奇、偶项两部分,奇次观察奇项操作,偶次观察偶项操作,如此反复测定多次可取得较为全面的资料。

定时点  工序加工中相邻操作单元之间的分界标志。

当工人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到达定时点,即标志前一操作单元结束后一操作单元开始。定时点是测时工作的专用词,做为区分操作单元、核定操作单元延续时间的依据。某操作单元的作业延续时间,等于该操作单元前后两定时点的时间记录值之差。确定定时点,应注意选择从视觉、听觉上容易辨别的标志,以便于测时记录。

测时观测次数  测时过程中对各个操作单元用秒表测定的次数。测时次数的多少与观测结果的误差成反比,测时的次数越多,越能保证观测数值的精确度。

工时抽样法  亦称瞬间观察法或称工作抽样法。运用随机油样原理,通过对工作地上的操作者和机器设备进行随机的瞬间观察,以局部(样本)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时间研究方法。

工时抽样法的主要用途是:(1)调查工时利用和设备开动情况,以便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2)调查研究工作班内各类工时消耗的情况,掌握布置工作地、休息与生理需要等定额时间正常的百分比,为制定工时消耗规范提供依据;(3)调查研究单件产品工序加工的情况,为制定产品的工时定额提供资料;

(三)  测时处理:

1 工时评定  将个别工人的实测时间,调整为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操作时间的一种方法。

所谓“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是指具有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在正常的作业环境条件下。以标准工作速率进行操作。工时研究人员通过对实际操作活动的观察,和自己头脑中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并通过评定系数加以量代。正常操作时间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正常操作时间=实测时间×评定系数

通常以平均工人的正常操作水准为100,若观察对象的操作水准高于正常水平,评定系数大于100,反之则评定系数小于100。

在使用工时测定方法制定时间定额时,个别工人的实测时间不能直接当作标准时间使用。这是因为个别工人的操作水准和操作时间,未必能代表普遍工人的操作水准和操作时间。通过工作评定,将实测时间调整为标准时间,以确保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和平衡统一。

2、宽放时间标准  发生在净作业时间以外但又是完成生产作业所必需的时间消耗标准。

宽放时间和净作业时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消耗并无固定周期,其发生的次数很难正确预测,而后者的时间消耗和生产作业紧密联系,并带有周期性。由于合理的宽放时间是完成生产作业所必需消耗的,正确制定宽放时间标准,对于科学合理制定作业的标准时间和定额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宽放时间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私事宽放、疲劳宽放、作业宽放、不可避免宽放,奖励宽放等。与此相应的宽放时间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宽放时间标准通常用宽放率的形式来表示。宽放率是由某类宽放时间和被宽放对象(时间)之比计算的。例如:

制定作业标准时间时,按照标准宽放率确定相应的宽放时间。例如:

作业疲劳宽放时间=作业中手工操作时间×疲劳宽放率

作业私事宽放时间=工序作业时间*私事宽放率

最后将各项宽放时间和净作业时间相加,便得到作业(即工序)的标准时间。

1)私事宽放时间  又称生理宽放时间。满足操作者生理需要如喝水、撩汗、洗手、上厕所等所必需的宽放时间。

这类时间通常是按工序的作业时间为对象,即按工序作业时间的一定比例来进行宽放。1957年联合国劳工局(IL0)曾规定男工的私事宽放率为3%,女工为5%。我国机械行业通常按5%考虑。

2)疲劳宽放时间  又称休息宽放时间。为了有效地恢复由于完成作业而产生的精神与身体的疲劳,以及维持和提高长时间连续作业效率所给予的必要的宽放时间,例如稍事休息、抽烟、做工间操等。

这类时间通常是按工序中手工操作时间(包括机手并动操作)为对象来进行宽放。工序中机器设备自动加工时,操作者只起到监视和看管作用,这时候工人的劳动强度很低。因而可以不考虑休息宽放时间。

疲劳宽放时间一般分为基本部分和复动部分。基本部分就是作业负荷、环境条件比较正常时的疲劳宽放时间;复动部分就是在劳动作业负荷加重。操作姿势困难,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照明、噪音、振动等)恶劣情况增加的疲劳宽放时间。由于各个国家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身体素质的差别,疲劳宽放率的规定也有很大差异,没有一个统一和公认的标准,一般在4—40%不等。

3)政策宽放时间  又称奖励宽放时间。为鼓励工人达到和超过标准定额而设置的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是反映平均技术熟练工人在标准作业条件下的作业水平。在标准时间基础上附加一定的奖励宽放时间,意味着增加平均技术熟练工人的超额余地。奖励宽放时间的多少应当和企业事先计划的奖金水平相适应。奖励宽放有时也用于某些持殊环境和条件下工作的工序上。总之,政策性宽放时间作为标准时间以外的附加部分,必须极为谨慎地使用,使用不当会影响标准时间的严肃性和正确性。

4)不可避免宽放时间  针对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短时延迟所给予的宽放时间。

生产中延误时间会直接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理应消除。但由于企业生产组织管理条件不可能达到至善至美地步,难免发生一些短时的延误,例如等候吊车,寻找图纸和工艺文件,和检验员交谈质量问题等。造成短时延误往往是由于企业组织管理不善所致。在制定作业的标准时间时应考虑给予必要的宽放。这类宽放时间必须谨慎使用,否则有可能成为降低标准时间水平的借口和途径。不可避免宽放时间应根据工作班内可能发生的次数,以及每次延迟的长度(如规定不超过3~5分钟)来考虑,并且随着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减少这部分宽放时间。

七、劳动定额标准化  按照国家标准化法规的要求,制订、贯彻和修订劳动定额标准的活动和过程。

劳动定额是反映生产产品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按其性质属于管理基础标准。通过加强劳动定额标准化管理,在增强劳动定额的法定性,提高制定和管理的科学性和保证劳动定额的先进性方面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是标准化工作中首要和关键的一环。只有制订出先进合理的标准,并通过标准的贯彻,才能给国家、企业和职工带来利益,从而获得全面的经济效果。

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领导下,进行全国性和行业性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分两个层次,即全国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前者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劳动部负责组织和领导。该组织已于1988年11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成立。各行业分技术委员会委托国务院有关产业部组织和领导。业务上受全国技术委员会指导。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性质表现在:一是它的工作的技术性,即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二是人员构成的技术性,即这个组织的人员应该是熟悉和精通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业务的科技人员和专业干部。技术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研究和提出劳动定额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2)提出制订、修订劳动定额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议;(3)组织劳动定额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及标准化科学研究工作;(4)审查劳动定额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草案,并定期复查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出处理(修订、废除或继续执行等)意见,(5)负责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的技术委员会的对口技术业务工作等。

八、劳动定额标准  时间定额标准和产量定额标准的总称。国家或企业主管部门对劳动定额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以预先选定的典型产品的加工工序或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作业为对象,采用技术测定法或其他方法而制定出来的一系列工时消耗(或实物产量)的标准数据。

将这些标准数据经过科学的加工整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汇编成集,即成为劳动定额标准手册。定额标准是制定劳动定额和衡量劳动定额的尺度和依据。利用定额标准,可以快、准、全地制定新产品定额;修改定额时,可使定额水平达到先进合理,设计新厂时,可以利用定额标准,制定产品的设计定额,确定设备和人员需要量;定额标准还可用来对比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

劳动定额标准,按使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定额标准、部门定额标准和全国统一。定额标准;按定额标准的内容可分为:切削用量标准和时间定额标准。按定额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分为;基础定额标准、综合定额标准和典型定额标准。按制定定额标准形式可分为:经验公式定额标准、因式定额标准和表格式定额标准。按定额标准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多行式时间定额标准和单行式时间定额标准。按编制定额标准对象可分为:典型产品(零件)定额标准和典型作业定额标准。

(一)基础定额标准  按定额时间的构成——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等部分,分别制定的定额标准。

在机械加工作业中,基本时间标准是根据切削用量标准制定的;辅助时间标准是按单个操作或综合操作分别制定的;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是按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摊入;而准备与结束时间是按具体情况而单独编制的时间标准。制定基础定额标准工作量大,时间长,但反映的问题较全面详尽,精确度较高。它的适用范围较广,只要工种、操作和生产技术条件相同,各种零件均可使用,多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

(二)综合定额标准  亦称概略定额标准。以综合的作业单元——工步、工序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综合定额标准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成标准的作业内容是综合的,即由许多操作或加工工步综合而成;二是构成标准的工时是综合的,即将与完成作业有关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及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综合起来,将布置工作地及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按与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摊入作业时间内。

综合定额标准,按其综合程度的不同,通常分为:(1)工步定额标准,以零件的加工工步(或加工面)为对象编制的标准,主要包括走刀的机动时间,与工步有关的辅助时间和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2)典型工序定额标准,以代表性工序为对象编制的标准,由装卸时间标准、准备和结束时间标准三部分构成。(3)典型零件定额标准。以代表性零件为对象制定的标准。它包括零件加工所有工序的单件时间标准,其综合程度最大,使用起来方便,通过查表可直接获得单件工时定额和准备与结束时间的数据。

在编制典型零件定额标准时,首先要做好零件归类分组工作,其方法有:(1)按零件的结构和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归类分组;(2)按零件加工部位的相似性进行归类分组;(3)按零件工艺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归类分组。然后在归类分组的基础上,在每一类组中选出一种零件作为该类组的代表件。选择时,可将每类中工艺过程最长或工序内容最多的零件作为典型件,也可把经常出现的零件作为典型件。最后编制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并找出影响时间因素的共同变化规律,以工序为单位,通过测时或利用统计资料,制定出定额标准。综合定额标准主要适用于生产对象不固定,产品经常变换的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四)  确定定额标准的形式

1 经验公式定额标准  劳动定额标准的一种形式。它是根据工时消耗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利用数学方法,求出函数一般表达式作为定额标准的数学模型,即T=f(x),式中T代表工时消耗量,x代表影响工时消耗的主要因素值。例如,当加工某一平面时,工时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件的长(L)和宽(b),则公式为T=a·b·L十b;当装卸工件时,工时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件重量P,则公式为:T=a·p n十b

2、图式定额标准  劳动定额标准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以经验公式定额标准为基础,采用直角坐标或对数、半对数坐标图,反映工时消耗与主要影响因素值之间对应关系的定额标准图形。图式定额标准简单明确,便于使用和查找。

九、劳动定额水平  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程度。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定额形式的多样化,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不同,分为工序定额水平、工种定额水平、零部件或产品的定额水平。按定额的范围不同,分为车间定额水平、企业定额水平、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用途分为现行定额水平、计划定额水平、定额标准水平。

劳动定额是计量、考核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和标准,其水平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正确地编制计划,核算成本,指导生产。劳动定额水平关系到定额基本职能的发挥,它是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问题。定额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制定修订、贯彻执行、统计分析都是围绕定额水平这一中心而展开。

定额水平具有相对性,由于衡量的标准、对比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但基本要求是先进合理,全面体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劳动定额水平受到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组织与管理多种因素的影响。现行定额水平只能客观能动反映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切勿人为地压低或拔高。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是企业实现高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一)先进合理定额水平  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和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合格的劳动者经过努力,多数人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人能够接近的定额水平。

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确定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先进合理的定额应当是:在正常的生产劳动组织、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在每个工作班内,使劳动者充分有效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作业强度;(2)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和体力支出,达到国家或部门的劳动卫生标准;(3)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上看,一名劳动者在执行定额的初期可能还存在着困难,但到了中期、后期,由于熟练程度的提高,通过努力会达到并超过定额。同样,对全体劳动者来说,从定额执行的初期到中后期,也有一个从相对多数(60—70%)到大多数(70—80%),乃至绝大多数(90%以上)人逐步适应,最后达到或超过定额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定额水平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问题,现行定额水平是企业生产、技术、组织、人员以及管理状况的综合反映,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提高现行定额水平,使其建立在先进合理的基础上,就应不断改进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


(二)定额压缩率  亦称压缩率、工时降低率。前期工时定额与本期工时定额之差同前期工时定额之比。计算公式是:

(十)劳动定额统计  研究劳动定额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的数量方面的核算与分析工作。

劳动定额统计是劳动定额管理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特定指标的核算与分析,反映企业或车间在一定时期内实施劳动定额管理面的大小,定额的完成程度,定额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工时的利用状况等。其统计资料可为考核车间、班组和个人劳动效率的实绩,为核算产品成本,为编制生产计划、劳动计划和修改劳动定额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劳动定额统计的指标体系已经形成,如图1—6所示。

(一)定额覆盖率

1、全员定额覆盖率  报告期内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人数占企业或车间全部职工人数的百分比值。

全员定额覆盖率的计算公式:

实行定额管理的人员,是指已经企业行政方面发布有具体的定额标准(包括产量定额、工时定额、工作定额等),对其完成的情况有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并以此考核其工作绩效的人员。全部职工人数,是指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在编制定员范围以内的全部职工。如果没有明显的定员范围,则指除人员分类中的其他人员和列入编外人员后的全部在册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视其用途不同,分别按平均人数或期末人数计算。

全员定额覆盖面指标,主要是反映一个企业或其中的某个车间实施定额管理面的大小。全员定额覆盖率的百分比大,说明实施劳动定额管理的面宽,反之则窄。定额管理的覆盖面的宽与窄,可以显现出劳动定额管理在这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从动态上,或者在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则可以看出定额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和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

2、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  报告期企业或车间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生产工人人数占全部在岗工人人数的百分比值。

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的计算公式:

实行定额管理的生产工人人数,是指已经执行了企业行政方面颁布的劳动定额,并有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又用其考核岗位或工种绩效的在册生产工人人数之和;报告期全部在岗的生产工人人数,是指企业或车间中从事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全部工艺性操作的在岗人员,不包括原是生产工人,但已按统计部门的规定列入了其他人员和编外人员的人数。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别按报告期平均人数或期末人数计算。

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生产工人中实行劳动定额管理面的大小。如果把全员定额覆盖率指标与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指标进行比较,则可看出全员定额覆盖率小的原因在哪里。如果生产工人的定额覆盖率的数值大于全员定额覆盖率、则说明影响全员定额覆盖率的主要原因在于非生产操作人员(指企业中从事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生产服务人员)没有实行定额管理或实行的面很小。

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的指标,可在生产性质相同的企业、车间之间进行比较。

3、基本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  报告期企业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生产工人人数占全部在岗的基本生产工人人数的百分比。

在岗的基本生产工人,是指企业中的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亦即直接担负企业基本产品生产流程中各工序中的作业人员。这里讲的在岗,意为报告期仍属基本生产岗位的在编人员,不包括因故离岗并已按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其他人员(含编外人员)的原基本生产工人。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生产工人,是指上述意义的基本生产工人中已执行企业行政颁布的劳动定额,并有原始记录和统计以及对其进行计量考核的人员。

基本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指标,是反映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程度。基本生产工人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一指标直接反映着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水平和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应该实行而没有实行劳动定额或实行的面很小,则说明这个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不会好。

基本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指标,可以按平均人数计算,也可以按期末人数计算。但是,这个指标在不同生产性质的企业之间是不可比的。如机械制造企业同装置性生产的化工企业之间,就不能以基本生产工人(或全员,或生产工人)定额覆盖率的大小去评价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前者是以定额管理为主,而后者则是以定员管理为主。

4、非生产操作人员定额覆盖率  非生产操作人员中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非生产操作人员。是指生产工人以外的其它人员.包括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非生产操作人员,是指执行了企业行政颁布的劳动定额或其他工作量标准的,并有原始记录和统计以及实行计量考核的非生产操作人员。

非生产操作人员定额覆盖率指标,是反映这部分人员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程度。非生产操作人员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它们的劳动特点和工作条件有很大差别,对他们的劳动实行计量考核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对非生产操作人员进行定量考核,确是提高企业全员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进一步加强劳动定额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措施。近年来,有许多企业和部门,开始探索制订各种形式的工作量标准和记录统计与考核办法,效果甚好。所以,非生产操作人员定额覆盖率的大小,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显示出企业领导者和各业务主管部门管理者的全员效率意识和管理才能。

5、工序定额覆盖率  产品生产过程所划分的工序总数中制订并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工序所占的百分数。

工序定额覆盖率的计算公式:

工序的划分有粗有细,通常是以工艺部门提供的工艺文件中确定的工序数为准。制订并实行了定额管理的工序,是指企业行政颁布有劳动定额,同时已在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中正式使用,并有与工序定额对应的统计数据相比较。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不应视为实行了劳动定额管理的工序。

这个指标,是反映企业产品生产的劳动定额化了的程度。它不仅是考核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进度的重要因素。

工序定额是企业实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基础,如果应该制订并执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工序而没有制订和执行,企业就无法对劳动实行最基本的计量管理和考核,也更无法进行最基本的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所以,有计划地扩大工序定额实行面,使之达到百分之百,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

(二)产品定额完成率  企业或车间、工组在报告期生产的最终产品、部件、零件或工序的定额完成程度的百分数。

按执行劳动定额的形式不同。产品定额完成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按产品定额计算,二是按工时定额计算。

1.产量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现行产量定额通常分为“班产量定额”、“日产量定额”,也有的是“月产量定额”。报告期内平均实际产量,是指报告期实际完成的产量按现行产量定额的时间(如班、日、月)进行平均,使其与现行产量定额可比。

2.产品工时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产品定额完成率,是反映产品定额水平高低的指标,如冷墩工序定额完成率为105%,表明它的定额水平比较正常;而车工定额完成率仅80%,表明定额水平偏高。如果把产品定额水平完成率按时间顺序排列出一组动态数列,则是编制劳动定额修改方案的不可缺少的依据。

3、个人定额完成率  报告期执行个人定额的作业者完成定额的百分数。

按着执行劳动定额的形式不同,个人定额完成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1)执行产量定额的个人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一个工人在报告期内,比如一个月内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是比较少见的,通常是要生产多个不同规格的产品。但是在定额标准中,规定的往往是标准产品的产量定额,同时制定标准产品换算系数。所以,在计算产品总量时,必须按换算系数将报告期所完成的各种不同品种的产量换算成标准产品产量,然后才能与现行产量定额对比。

(2)执行工时定额的个人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例:某机床厂二车间A工人11月份生产的产品产量、实作工时以及工时定额资料如表1—3,计算A的定额完成率:

个人定额完成率,是反映作业者劳动定额完成程度的指标,它是衡量个人劳动成果的主要依据。如果一个组织或一个集体,把每个成员的定额完成率按定额完成程度分成若干组进行统计,如表1—4所示,则不仅可以看出各组的人数,以发现高效者和低效者的比例关系,研究和总结高效者的经验,还可以用来分析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程度。若是按时间(如月)顺序组成动态数列,还可以用来观察工人劳动积极性的变化趋势。

4、集体定额完成率  企业、车间、班组报告期劳动定额完成程度的百分数。

集体定额完成率的计算方法,以执行劳动定额的形式不同,分为按产量定额计算和工时定额计算两种。

(1)实行产量定额的集体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报告期实际完成的标准产品产量的涵义和方法,与“个人定额完成”条目中所述相同。这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较窄,因为较多的是产量不能综合,需要把产量定额换算成工时定额后再进行综合。换算公式为:

(2)实行工时定额的“集体定额完成率”的计算公式:

在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实践中,由于某些单位生产产品的性质不同,不能用标准产量综合其实际完成的工作总量,还有些单位缺少集体定额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个人定额完成率进行计算,其数值近似于以上两种计算的结果。其方法如下:(1)取个人定额完成率的分组资料。(2)取各组的组中值,即各组的下限值与上限值之和被2除的数字,如“100~120%”组的组中值为110%即(100%十120%)/2。(3)各组人数与其组中值之积,然后加总,再被各组人数之和除,即为这个集体定额完成率。将以上分步程序综合起来。概括为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x ——集体定额完成率;

    x——各组组中值,

    f——各组人数,

       ∑——加总符号。

例:某电机厂四车间5月份工人完成定额程度分组统计资料和组中值如表1—5。

代入公式:

5、达额面  一个单位(企业、车间、班组)报告期内达到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的人数占全部实行劳动定额人数的百分数。

达额面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某企业二车间11月份工人完成定额资料如表l一6。

将上列数据为例,代入公式:

 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个单位在报告期内达到或超额完成劳动定额工人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达额面在80—90%左右,一般视为正常,若达额面很低,比如50%时,就要考虑劳动定额水平是否合理,或者要考虑在执行劳动定额中遇到了什么因难。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三)定额工时补付率  由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一时脱离标准状态而一次性追加的定额时间占标准定额时间的百分数。

定额工时补付率,分为单件补付率和综合补付率两种。单件补付率是反映补付(追加)在某产品上(单台、部件、零件、工序)工时占该产品定额工时的百分比;综合补付率是反映报告期发生的全部补付(追加)工时占报告期工作总量的百分比。

(四)  定额效益指标

1、单位工时人工费用  工时人工成本指标,即工资总额与定额工时总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的分母,是报告期以定额工时表现的工作总量。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实际完成的平均每一个单位(工时)工作量所支付的工资额。在工资总额不变的条件下,完成的工作量越多,人工成本越低;完成的工作量越少,人工成本越高。所以,单位工时人工费用与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产量成反比。

2、工时定额减量效益  反映单位产品工时定额量的减少而带来经济效益的分析指标。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量的减少,不仅可以使人工成本降低,还可以增创新的价值。因为工时定额量的减少,意味着有效时间的延长。所以,工时定额减量效益可以用两个指标反映,一是由于工时定额量(压缩工时)的减少而带来人工费用的节约额;二是由于减少工时定额量而相对延长有效时间所增创新的价值量。

(1)压缩工时定额带来人工费用节约额的计算公式:

(2)压缩工时定额带来产值增加量的计算公式:

工时定额减量效益,是分析劳动定额效益不可缺少的指标。它是劳动定额管理功能效用的综合反映。

十一、劳动定员  企业配备人员的依据和标准。

企业定员的范围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即基本生产岗位定员、辅助生产岗位定员、管理岗位定员、服务岗位定员等。定员的依据是企业既定的生产经营方针与生产经营战略、工艺流程与设备性能、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企业环境与地理条件等。定员的方法有效率定员法、设备定员法、岗位定员法、比例定员法和职责定员法等。

定员不同于定员标准,其不同点在于:(1)定员是指用人的总量而言,定员标准则是确定总量的依据之一。比如,炊事人员定员标准,即炊事人员与就餐人数的比例,通常是1:30。这里1:30是炊事人员的定员标准,就是说每30就餐者可以配备1名炊事人员。如果预测就餐人数为300人,则企业炊事人员的定员为10人。(2)定员标准是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发(目前定员标准尚未纳入国家标准,仍由主管部门制定颁发)代有指令性,而定员则是企业根据生产需要自行决定的。(3)定员的可变性大于定员标准。因为,决定定员的诸因素都是可变的,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定员是服务于或服从于企业目标的,所以也要随着改变。一般在年度计划确定后进行一定的调整。定员标准则不同,一经颁布,若干年不变。

定员和定额一样,都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组织生产的依据,所以,它也是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定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经常研究企业环境和企业目标,分析动态,预测未来,本着节约、高效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及时提出定员的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一)  定员方法

1             劳动效率定员法  根据生产任务和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计算定员人

数的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由于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形式,上述公式可细化为:


A.以工时为单位计算定员人数的公式:


B.以产品实物量为单位计算定员人数的公式:

采用上述公式核算定员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任务量和工人劳动效率的计算单位和范围必须一致。一般来说,某工种或工序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变化小,宜采用产量定额计算定员,如产品品种多,变化较大时,宜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2)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工种或工序加工的废品率较高,计算定员人数时,为了把废品因素考虑进去,可在上述公式的后边,再乘上(1十废品率)。(3)有些企业生产任务不稳定,偶然性因素的干扰很大,经常出现生产中断,计算定员人数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上述公式的分母中再乘以作业率,或者用制度工时利用率替代上述公式中的出勤率(制度工时利用率=作业率×出勤率)。(4)零星任务的工作量。它是企业生产工作总量的组成部分,在核定总任务量时,不能忽略。凡是实行工时定额或产量定额的,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或岗位,都可采用本方法计算定员人数。


2、设备定员法  根据机器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核算定员人数的方法。其计算公式是:

设备定员是劳动效率定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上述公式中的工人劳动效率表现为看管定额。本方法主要适用于以机械操作为主,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实行多机台看管(一人多机)或数人共同看管(多人一机)的工种定员。采用本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备开动台数和班次是设备定员法的主要影响因素。设备开动台数不一定是企业实有的设备台数。不同设备的必需开动台数和班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般是先按设备利用率和台班定额核算出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再根据生产任务总量推算出各种设备的开动台数和班次。(2)在本公式分母中,看管定额采用的计算是:台/人,即一名工人在每个工作日内负责看管的设备台数。对于一人多机的形式便于计算,而一机多人的看管形式,情况较复杂。如火柴厂的火柴装盒机每一工作轮班内规定由二人共同看管,在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定员时,其看管定额应为0.5台/人(原单台定员标准2人/台的倒数)。(3)出勤率是影响设备定员的重要因家之一。企业为了防止因人员缺勤而造成设备停开。生产中断,一般都安排替补人员。替补率一般为5—8%。对一个单位来说替补率的最大极限与出勤率之和不超过100%。

3、岗位定员法  根据生产工作岗位的多少和岗位工作负荷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岗位定员法分为设备岗位定员和工作岗位定员。凡是装置性生产装置或操纵和看管大型联动设备的人员一般都采用设备岗位定员核定定员人数。具体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或装置在运行时看管或操纵设备的岗位数。(2)每一岗位的工作负荷量。负荷量不足50%的岗位,要考虑兼岗、兼职、兼做。(3)岗位的工作责任大小、安全危险程度,看管设备巡回走动的距离,是否可以交叉作业等。(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休的方法,根据出勤率确定合理的顶替工人数。对于单人操纵设备的工种,如天车工、皮带输送机工等,也要根据设备性能、工作区域、工作负荷量以及兼职和交叉作业的可能性等来确定定员。工作岗位定员适用范围为除设备岗位以外的其它各类岗位,包括辅助工作、服务工作及某些管理工作岗位。其定员方法和单人操纵设备的岗位定员基本相似,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量、工作区域,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如值班电工、检修工、警卫、消防、文件收发、信访、仓库管理等人员的定员。

4、比例定员法  以服务对象的人数为基础,按定员标准规定的比例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在企业中,因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某一类与另一类人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并且随着后者人员的增减而变化.如炊事员与就餐人数、保育员与入托儿童人数、医务人员与就诊人数之间。所以,这种方法适于核定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定员。比例定员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M=F/B

式中:M——某类人员定员人数;

    F——服务对象人数,

    B——定员标准规定的比例。

例如,某企业食堂月平均就餐人数为390人,每日早中晚夜四餐,定员标准规定食堂工作人员按1:30配备,则该企业食堂人员定员人数为:

    M=F/B=390/30=]3(人)

5、职责范围分工定员法  按既定的组织机构和它的职责范围,以及内部的业务分工、岗位工作量来确定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定员的方法。

由于企业管理业务和技术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受多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这些人员的定员在多数情况下很难采用定量的方法直接计算,一般是根据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量,参照效率定员和岗位定员等方法估定。为了提高本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核定定员之前,应采用工作日写实、工作抽样等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逐一进行调查,经过分析研究后确定。

(二)工作分析  亦称职务分析。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企业各个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劳动条件,工作内容与程序、方法。以及担任该项职务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分析研究。

岗位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拟定工作方案和要求,决定工作分析的方法(如询问法、实地观察法、工作者自行记录法、关键事件法等)。(2)选择适当的人员组成专业小组,承担工作分析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3)组织工作调查,深入了解各岗位工作情况,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现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使用的设备工具、操作内容、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和环境、责任、所受的监督、安全危险程度,所需的文化、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等。(4)将所获得资料加以整理汇总,编制出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两者合称职务规格说明书),经试用修改完善后正式公布实施。

岗位说明书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基础文件,可为人员的招收、录用、培训、考核、升迁、职务评价和分类,以及人事调配和编制人事计划提供依据。

工种分析  按不同生产阶段和工序加工的性质以及操作技术内容划分的工作类别。

工种划分可粗可细,一般应根据本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加工、技术操作和机器设备的特点,在既体现必要专业分工,又能促进工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划分。例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种,可粗分为:热加工工种(铸工、锻工)或冷加工工种(如金工、装配工)。而铸工又可细分为:造型工、泥芯工、熔化工、装料工、修炉工、浇铸工、清砂工、铲边工、吊车工等。冷加工又可细分为:车工、刨工、铣工、钻工、磨工、滚齿工、镗工等。工种划分粗细程度应取决于企业生产性质和劳动分工的层次,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正确划分工种,便于实现劳动专业化,分配具有不同专长的工人担当各项工作,有利于合理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加速培养训练技术工人,充分发挥工人的特长,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作规范  对某项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以及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资格条件等所作的书面记录。

工作规范是工作分析的结果,是人事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名称、编号、所属科室、车间、工种;(2)工作的性质、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工作环境;(3)工作程序、工作范围和要求,管理权限;(4)本项工作与它项工作的关系;(5)本项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如学识、经验、技能、性别、年龄、工龄、身体健康状况等;(6)考核与考试项目;(7)工作评价后的级别等次;(8)其他方面的要求。工作规范是企业人事考核、培训、选拔、安排、调配、晋升等项工作的基本依据。

(三)工作评价  亦称“职务评价”,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对各种工作的相对价值的评比和度量。

工作评价是根据工作岗位的责任大小、劳动强度、技术复杂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评定出岗位的系列档次和等级,做为确定定员和工资标准的一种科学方法。由于考虑劳动消耗的影响因素比较全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

工作评价是工作分析的继续和发展,工作评价必须根据工作分析提供的工作说明书(职务规格说明书)才能进行。工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排列法。由评定人员根据自己经济和知识直接进行判断,按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由高向低进行排列。(2)因素比较法。根据岗位调查的资料,先选定职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将工资额(选定的15—20个主要岗位,这些岗位现行工资额应是公平合理的)合理分解,使各影响因素与之匹配,然后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确定各岗位的相对价值。(3)评分法,亦称点数法。它是先确定岗位的评价因素,并对各评价因素按复杂难易程度分出5—7个等级;然后将全部评价因素合并成一个总体,按其性质和作用,核定出各个因素在总体中的比重(权数);最后以设定的总评分(如500分)按比重分配给各评价因素,各因素评分再分配到每一等级。建立评分标准表以后,即可组织岗位评定。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建立完善有效的分配机制
下一篇:我国电镀行业生产中定额的制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