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什么是劳动定额?
2015-01-13 13:55:21    来源:互联网    评论: 点击:

什么是劳动定额?

基本概念: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合格的单位产品或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又称人工定额,工时定额或工日定额。蕴涵着生产效益和劳动合理运用的标准,反映的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先进水平,不仅体现了劳动与产品的关系,还体现了劳动配备与组织的关系,它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
 
表现形式:
    定额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以时间表示的工时定额。
    即规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2、以产量表示的产量定额。
    即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3、以看管机器设备的数量表示的看管定额。
    即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
 
    4、以服务量表示的服务定额。
    即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
 
    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劳动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
 
    劳动定额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等。
 
时间构成:
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同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的生产专业化,长期固定的完成几道工序的制品,准备结束时间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的比重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劳动定额的组成,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三部分。工序单位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T0= T1+ T2+ t0
 
其中:T0:单件时间,T1:作业时间,T2布置工作的时间,t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 式中的作业时间T1是对每一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件时间时,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布置工作时间T2和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t0,不是对每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位时间则是分摊到每个零件中去。均摊的方法通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T2=T1*k2/100t0=T1*k0/100
 
T0=T1+T1*k2+k2/100=T1*(1+k2/100+k0/100)
 
其中:k2指布置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k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2、在成批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轮番的生产制造,每一种制品都要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因此除了计算单位时间及其定额外,还要确定准备时间的定额。并将此时间按批量分摊到每一件制品的时间定额中去,这个时间定额叫单件计算时间定额T3。计算公式是:
 
T3=T0+T4/n
 
其中:T4:批零件的结束准备时间,n:批量
 
3、在单件生产条件下,为了简化时间定额工作,可用下列公式确定单件时间定额。
 
其中:k3为布置工作的时间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T0=T1*(1+k3)+T4
 
定额种类:
 
1.)现行定额;
 
⒉)计划定额;
 
⒊)不变定额;
 
⒋)设计定额。
 
    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工作)效率的标准,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合称。
 
    工时定额也可称“时间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产量定额也可称“工作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如小时、工作日或班次)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对车工规定一小时应加工的零件数量、对装配工规定一个工作日应装配的部件或产品的数量;对宾馆服务员规定一个班次应清理客房的数量。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工时定额越低,产量定额就越高,反之,工时定额越高,产量定额就越低。在制造业里,单件小批生产的组织主要采用“工时定额”;大批量生产的组织主要采用“产量定额”。
 
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具体作用:
1、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基础,是科学地组织生产的依据
 
2、劳动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劳动定额是贯彻按劳分配合理奖励的依据
 
4、劳动定额是推广先进劳动经验的工具
 
5、劳动定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贯彻实施:
    劳动定额制定后,要在生产中组织贯彻,采取有关的技术组织措施,如竞赛、技术培训、动作分析、定额考核等,帮助职工达到和不断突破现行劳动定额。根据职工完成定额的情况进行定额的统计分析,以便发现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通过与本企业历史水平和国内外水平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积极加以改进。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完善,以及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原来制定的定额,就会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这就要对劳动定额作定期的或不定期的修订。为了促进定额水平的平衡与提高,有利于向先进看齐,缩短定额制定的时间,避免定额在修订中出现矛盾,提高定额质量,要由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统一的定额标准,逐步实现劳动定额的标准化。
 
企业作用:
    ①合理组织劳动的重要依据。现代化生产要求把每个人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起来,缩短生产周期,对完成每件产品或每项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企业有了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才能合理配备劳动力,保证生产协调地进行。
    ②计划管理的基础。劳动定额是计算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和编制生产、作业、成本和劳动计划的依据。
    ③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和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工具。劳动定额是核算和比较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标准。贯彻劳动定额,提高定额的完成率,就意味着降低产品中活劳动的消耗,节省人力,增加生产。通过劳动定额核算和准确地规定包干基数和分成比例,把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明确和检查督促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有利于完善和推行企业经营责任制。
    ④企业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条件。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者在生产中支付劳动量和贡献大小的尺度。在评定职工工资时,除技术业务能力外,完成定额的程度是评定条件之一。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就可以核算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保证一定量的劳动领取一定量的报酬。
    ⑤开展劳动竞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贯彻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既便于推广先进经验和操作方法,又有利于开展学先进、超先进的竞赛。
 
法律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以上内容对劳动定额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相信你看完之后应该会对劳动定额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但理论终归是理论,希望能结合现实情况,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会对企业生产管理产生促进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定额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齿轮的模数计算公式
下一篇:机械加工工时的计算方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