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芬兰的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制度
2011-06-01 09:38:39    来源:中国定额网    评论: 点击:

一、考察有关情况

(一)模拟公司(EUROPEN)有关情况

“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经济起飞初期,当时主要针对财务会计进行模拟记账训练;后来欧洲一些国家借鉴这一形式开展就业训练,如英国针对移民和重返工作岗位的妇女进行就业前培训、奥地利将这种形式引入中学等等;80年代后“模拟公司”迅速在欧洲兴起,并逐渐成为职业培训与教育的重要组成,其作用得到许多欧洲国家政府的认可。至今“模拟公司”已发展到欧洲之外,遍布42个国家和地区,规模近万家。

欧洲模拟公司总部成为模拟公司推广发展和组织联络的主要机构。有关国家在本国设立了模拟公司国家中心,主要负责对本国模拟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协调并组织本国模拟公司参加更广泛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如参加每年一次的“模拟公司国际交易会”。国家中心与本国模拟公司之间一般以签约形式开展合作。

“模拟公司”目前多数设在高校或职业院校中,由政府或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依国情不同而定)。模拟公司面向学生、成人、残疾人等开展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职业培训,即以虚拟企业或公司形式出现,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模拟真实企业(公司)环境及运作模式的培训。如模拟公司根据企业性质设立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销售部、前台接待部等企业经营运行所需的部门,公司还有虚拟产品和虚拟服务,可以在教师和学员之间或在模拟公司之间进行交易和服务。模拟公司还提供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办理相关业务的培训。模拟公司的培训时间及周期灵活多样,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通过“在干中学、允许犯错误”的培训模式,参训学员可以快速适应将来在企业工作的实际要求。模拟公司在面向失业人员和新生劳动力及其他有就业、转业意愿的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芬兰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有关情况

1、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

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财政支持来自国家预算及市政预算,学员不需要交纳学费。

2、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芬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员拥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性学习。

在芬兰现行学制的第二级(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和第三级(大学和综合技术学院)中,职业教育和培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了进入学校就读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学徒制培训来获取职业资格认证。

芬兰现行学制的第二级(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了8个教育领域和52项职业资格认证(包括116个选修项目)。学习过程为3年共120个学分,其中基础学习占20个学分,职业学习占90个学分(在职实习占其中20个学分),另10个学分为自由选择学习。可见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占较大比例。

1991年开始芬兰政府提出综合技术学院(Polytechnic)教育改革,即政府与传统大学一起提供高水平职业教育和培训,将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发展创新的职业场所学习方式。因此在芬兰现行学制的第三级(大学和综合技术学院)中,职业教育与培训成为高等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技术学院授予学生学士学位,学位由140-180个学分组成(在3.5~4.5年的全部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位项目的结构通过立法规定,每个学院自由决定自己的学位项目,它通常由基础学习、职业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在职实习和文凭项目组成。芬兰的综合技术学院还授予职业技术类的研究生文凭(Polytechnics Postgraduate)。

芬兰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间搭建了“立交桥”的互通体系,为所有面对职业生涯的人员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使其掌握从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3、芬兰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芬兰职业资格认证主要有三大类:

----职业资格(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主要面向现行学制第二级以学校为基础的认证;共涉及人类与教育、文化、社会科学与商务管理、自然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服务与健康运动、旅游与家庭经济等8个大类共52项职业资格包括116个选修课程;对年青人和成人同样要求。

----继续和专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格(Further and specialist VET qualifications):主要面向成人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考试,不强制考生参加培训,通过能力测试证明自身职业技能。由专家和雇主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

----学徒培训(Apprenticeship training):是另外一种可以通向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途径。

二、体会及建议

(一)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与企业现场(职业现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才能更加突出能力特色。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即学员在接受职业教育期间,“走出去”到企业实习实践。而此次在对德国BFZESSEN职业学院、芬兰商学院走访考察时,我们看到了在德、芬职业学校课程中已加入“模拟公司”学习实践时间和学分,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了解了德、芬等国职业教育将企业运作经营模式“引进来”融入到学校教学课程中的模式。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它们共同指向了“职业教育培训与企业(职业)需求相结合,职业教育培训为就业服务”这一根本目标。

我部与“模拟公司”自2007年11月合作开展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工作以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定成效,正是基于“模拟公司”源自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理念。因此建议继续推动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并对“模拟公司”融入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在技工院校引入“模拟公司”培训理念,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面向企业(职业),突出能力特色。

(二)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先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学习研究,促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此次考察除了解德、芬职业教育培训,在走访相关机构及座谈过程中,我们也对两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特别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并与学校课程衔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先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不断完善我国职业资格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职业能力评价服务,为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促进就业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澳大利亚的劳动关系情况
下一篇:斯里兰卡的SIYB项目情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