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世界就业失业状况及措施
2011-06-01 11:55:36    来源:中国定额网    评论: 点击:

世界就业变化及趋势

自1960年以来,世界的总产出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均GDP出现了有规律的增长。但是,这一经济增长率仍不足以带动就业充分增长,加之各地区、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危机和衰退的发生,今天的世界仍面临失业、不充分就业和贫困等严重问题。截至1998年年底,全世界失业人数达1.5亿人,不充分就业(工作时间严重不足或工薪收入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人数为7.5~9亿人,约占世界经济活动人口的25~30%。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天生活费低于1美元国际贫困线有12亿人,其中2/3在亚洲。

在此期间,世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与全球化的贸易自由化相联系的。世界贸易在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获得了高速发展,有的年份增长率接近10%。国际贸易的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外贸增长带动了生产增长,有利于改善就业前景,例如,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农产品及部分制成品向发达国家出口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第二,带动了就业结构调整。据预计,在未来10年中,工业化国家的农业就业还将进一步减少10~20%,轻工业就业在欧洲下降20%,在北美下降35%,而服务业就业和高技术部门就业将会有较快增长,据1995年估计,外国投资在全世界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总计达7300万个,加上间接带动创造的岗位,可达1.5亿个。但是,国际贸易和外国投资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问题:一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被排除在全球化进程之外,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发展的代价不公正地主要落在弱势群体头上,使他们的失业和贫困越来越严重;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发达国家中低技能劳动者失业和收入的恶化。

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及其原因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骤减一半,失业率开始攀升。近二、三十年来。欧共体国家的失业除1986~1990年期间有所降低外,一直在增长。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和瑞士等国自80年代末起失业也急剧上升。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失业率虽保持较低,但也在缓慢增长,只有美国失业率近10年来呈下降趋势。

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是弱势群体受到集中的打击,包括青年、妇女、残废人、低技能者在内的弱势群体受失业影响最为广泛。

对于发达国家失业增长的原因,经济学家们认为,主要有两条:一是自1973年以来对经济增长的管理不当,二是劳动力市场法规体制僵化,不适应变化的情况。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缓慢导致就业下降、失业上升,而劳动力市场法规未作及时调整以适应变化,从而使失业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

从经济政策看,西方国家失业的出现主要与70年代初经济增长速度中断有关。事实表明,西方国家近20多年来的低速经济增长已不能再保证提供充分就业并同时改善全体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条件。欧洲选择了保护现有就业者的收入和工作条件而给失业者以救济的办法,致使失业持续增加;美国采取了分享微薄收入使更多的人就业的办法,致使贫困工作者阶层日趋扩大。

从劳动力市场法规方面看,欧洲失业上升且居高不下、美国失业率较低且趋于下降,除经济政策原因外,美国劳动力市场法规少且灵活、欧洲劳动力市场法规多且僵化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欧洲的问题主要是有强大的工会、严格的就业保护法规和慷慨的失业津贴。强大的工会通过集体谈判推动实际工资不断增长,不仅常常超过生产率的增长,而且排除了通过调整工资以分享就业就会的可能性,高劳动成本迫使企业大规模减员以保持竞争力。严格的就业保护规则和高昂的解雇费抑制了就业机会的创造,又促使企业加重对在岗职工的剥削并寻求以技术资本取代人力资本。慷慨的失业津贴不仅加重了以工资为基础的保险缴费,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

为减少失业、促进就业、 达国家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促使经济增长,二是放松劳动力市场法规,三是大力发展就业服务。

1.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恢复经济较快增长。有些国家如奥地利、比利时、芬兰、爱尔兰等需有4%以上的年增长率、其他国家要有3~3.5%以上的增长率,才能把失业率逐步降下来并保持在5%以下。为此,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3项主要手段是国家预算、银行利率和市场汇率。鉴于预算扩张或货币推动对就业增长和积极作用,许多欧洲国家自80年代中期起在扩大预算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90年代中期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在三年内使经济增长了5个百分点,在区盟范围内使失业下降了约2.5个百分点。

2.劳力市场法规

(1) 放宽就业保护法规。措施之一是减少工作时间,许多国家已减至每周36~35小时,以推动企业多招用新工。措施之二是用工非正规化,如非全日制工、临时工、短期合同工、自营就业等。措施之三是取消对企业解雇的限制。

(2) 降低企业工资及非工资性劳动成本。措施之一是取消最低工资,这是极个别国家如英国的做法,其他国家除法国外,实际上冻结了最低工资的增长。措施之二是在集体谈判中控制工资底线提高和压低工资增长率。措施之三是补贴就业,也就是对雇用低技能劳动者、长期失业者的企业由政府给予工资补贴,补贴替代率可高达80%。

3.发展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是执行就业政策的主要工具。近30年以来,发达国家对就业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从改革与发展方面看,失业津贴制度的改革和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成绩最为突出,促进就业效果更为明显。

(1) 改革失业津贴制度。西方国家对失业津贴制度的改革,是在维持一定保护水平的条件下试图恢复市场的激励作用。从对失业者的消极救济转向积极促进再就业。改革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津贴水平和严格支付条件,以推动失业者积极寻找工作。英国在降低津贴方面是西方走得最远的国家。在津贴转移方面自90年代起,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和比利时等纷纷试行不同形式的转移制度,以利用部分失业津贴来资助雇用失业者特别是长期失业者的企业。

(2) 加强培训。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鼓励企业创造高质量的工作岗位。西方国家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框架内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活动。培训和第一组优先目标是青年。欧盟国家采取的主要做法是,鼓励企业把培训和雇用青年结合起来,由政府提供资助。

培训的第二组目标是失业人员特别是低技能的长期失业者。这类培训的特点也是使培训与求职及咨询指导相结合。

第三类培训的重点是妇女。近20年来,经合组织国家中妇女在新增劳动力中的比例已近60%,欧洲国家近80%,但妇女就业地位脆弱,工资低,受失业打击格外严重。因此,各国无不对妇女培训给予特别重视,以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

总之,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从宏观经济政策到劳动力市场计划等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措施,欧洲的失业率得以了控制,部分国家已趋于下降,美国的失业率降到了二、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劳动定额基础理论2
下一篇:标准化知识宣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