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就业服务部门是劳工部。劳工部通过就业司和各大区、省的劳工局、培训局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监管。
法国全国就业中心是劳工部就业司监护下负责就业服务工作的公共机构,它是由政府、工会、雇主组成的三方性理事会进行管理,主要是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岗位和培训机构;提供职业咨询,促进劳动者的转岗安置等。在法国禁止举办私人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工作主要由全国就业中心组织实施。
全国就业中心1994年与劳工部、财政部签订进一步协议,该协议赋予全国就业中心新的战略方向,以使它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杠杆,更好地满足企业与求职者的愿望,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机构,把就业中心建成促进就业的网络核心。到1998年,全国就业中心系统应达到的目标是劳动力市场岗位提供收集率达40%以上,空缺岗位满足率达85%。全国就业中心承诺,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失业2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至少降低一个百分点,专业技术干部岗位供给数量增加3倍。
由于近几年法国经济持低速增长,所以1990-1993年全国就业总量出现明显下降,失业率上升到2位数。在此期间,全国就业中心把工作重点转向从企业收集岗位供给,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随着1994年经济的回升,使全国新创就业机会27万个。到1994年底,全国就业中心系统登记的求职者达470万,其中124.65万人属于失业一年以上的,多数是合同期满,经济性裁员或被企业解雇的职工。因此,职业指导员为长期失业者提供190万次洽谈,为25岁以下青年提供290万次洽谈。由于职业指导机构积极安排职业指导和寻找职业源头,从而使35万长期和50万名25岁以下的青年找到工作。
为了履行就业中心的各项服务承诺,全国就业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制了一整套操作规程和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职业分类表,求职登记卡数据库,企业登记卡数据库以及岗位供给自由服务等。
(1)职业分类表:职业分类表是用于岗位供、求对照的工具。法国1993年确定的职业分类表共有1200个工种,分布在42个行业部门。1994年又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进行修订,新版中的职业分类共有466个就业工种,分布在22个行业部门。每一供职登记卡都注明职业分类及分类号码,求职登记卡也是如此。
(2)求职登记卡数据库:这是由求职者个人登记的卡片资料构成的,这些资料主要用于信息对照,及时推荐就业。求职登记卡片按职业分类顺序号码存入数据库。
(3)供职登记卡数据库:是由企业或单位确认供给岗位的卡片资料构成的,它反映着就业市场的岗位空缺及供给情况。
(4)企业登记卡数据库:是就业服务管辖地区内企业雇主的身份证明。这种卡片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是由雇主呈交的供职登记卡累计构成,也可以是调查的结果。
(5)岗位供给自由服务:每个职业介绍所都设有一个自由服务栏,上面简要公布收到的供给岗位,这样可以使求职者自己与供给岗位对照,有利于缩短热门岗位的对照时间,同时使求职者与雇主都与职业介绍所打交道,加强了联系。实践证明,凡采用自由服务栏的地方,职业介绍的成功率都比较高。
(6)工作运行机制:
①接待。接待面向求职者,起中转作用,负责了解求职者的个人情况,向雇主提供消息,指导求职者与职业指导员接触。因此,接待不仅是一种事务工作,而且是立即服务的体现。
②记录与登记。记录是对信息,特别是岗位供给信息的临时记录,然后正式登记,还需要检查企业卡,如果是新企业,就要与雇主联系,安排人员去调查,并把供给的岗位公布在自由服务栏中。
③岗位供求谈判。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供给或需求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使这些条件符合劳动力市场的规范要求,更容易进行供求对照,完成职业介绍任务。同雇主的谈判,涉及填写登记表的规格、岗位的条件、能否接纳条件差的求职者,可否给予培训,就业的稳定性等。谈判人员应为雇主着想,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求职者谈判,职业指导人员要了解求职者的真实情况,核实求职者的素质,使他们的条件适合就业市场的要求。如果求职困难,还要指导求职者改变方向或转向培训。
④谈话指导。是由职业指导员来进行的,目的是提供或收集信息,包括求职者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求职心态等。职业指导员要尊重求职者,努力创造合作气氛,要掌握谈话的艺术。做求职者的良师益友。
⑤供、求对照。这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中心环节。从供给角度出发,职业指导员要根据求职者要求的类别,在供职卡数据库中寻找恰当岗位。
⑥测试。有条件的就业服务机构,对求职者要进行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职业匹配指导,以便提高就业质量。
(7)职业培训体系: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要实现充分就业,职业培训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法国政府认为:第一,由于就业越来越困难,常规义务教育与实际就业岗位的需要存在着不完全适应的情况,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进行职业培训,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才能被雇主乐于接受;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不仅要掌握本岗位的新技术,还要具有相关岗位的多方面技能,才能免遭裁减的命运,因而需要进行连续培训;第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提高效益需要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一大批职工面临经济性裁员,必须为他们提供转业培训机会;第四,对长期失业者的职业再恢复更需要培训,因为他们原有的技能和经验变得陈旧,通过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因此,法国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培训工作的中心目标。
①培训机构:建立以职业培训协会为中心,多方面配合的培训体系。劳工部设有职业培训司,负责企业连续培训;就业司主管就业训练,负责制定就业培训政策,然后把培训任务连同资金下达给挂靠在就业司的全国成人职业培训协会。全国成人职业培训协会是劳工部监护下的全国培训机构,也是法国和全欧洲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主要负责求职者(占75%)和在职职工的培训。除此之外,各行业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会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办职业培训。学员经过培训后,可获得劳工部批准的技能资格证书。
②职业培训特点:
第一,政、事分开,权力下放。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提出培训方向,把培训的组织、管理、运行交给公共培训机构去负责,同时拨给经费,最后负责评估工作成果。公共培训机构有职有权,自由运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公共培训实行全国垂直领导,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分工明确。培训人员专业化程度高,人员稳定,业务素质高,为学员服务意识强。
第二,市场意识强烈,实行贴近服务。为了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们不是关起门来办培训,而是主动上门去征求职业指导部门的需要,为求职者安排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培训中心接受新学员,都经过认真评估,由咨询工程师、劳动心理学家对学员的需要、兴趣、能力水平作出分析,使他们进入恰当的培训专业和培训等级。
第三,为困难就业群体提高就业训练。为长期失业者和特困就业者制订安置和培训相结合的"一体化工程",这是成人职协的新创造,主要是个人化管理,为每个学员设计"培训—求职—就业计划",专人负责,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灵活机动,符合各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