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瑞典人解决失业问题的超前意识
2011-06-01 09:42:01    来源:中国定额网    评论: 点击:

在北欧四国中,瑞典是失业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994至1996年的失业率为9.8%、9.7%和10%。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瑞典劳动部劳动市场管理司和财政部国际关系司的官员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历史原因。

8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瑞典没能及时调整政策;同时由于工会与老板协会的谈判提高了工资水平,致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90年代初瑞典发生了金融危机,银行亏损严重,钢铁、汽车和木材加工等行业陷入困境,外贸遇到困难。为了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一方面提高税收,另一方面举借外债,同时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致使许多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如医院、学校和服务部门等因经费减少而裁减职工。1993到1994年是金融危机的最低点,直到现在经济才逐渐恢复。

(二)改革的需要。

90年代以来瑞典的公司实行了改革,其内容之一就是在增加高新技术投入的同时减少职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1993年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价值和1989年相等,职工却减少了20%。由国家财政拨款的机构大量裁员,虽然现在财政已经平衡,但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编制。

(三)政策的选择。

长期以来,政府首先致力于财政平衡和低通胀率,认为这两者比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1997年通胀率降为0.5%,并且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后,政府才开始把失业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来解决。

关于解决失业问题的经验教训,瑞典财政部和劳动部官员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率。

过去以为只要多拿钱就能解决就业问题,结果国家不堪重负,失业率仍降不下来。90年代后政府改变了看法,认识到提高经济增长率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而经济的增长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是通胀率低;二是财政平衡或有结余;三是利息率低,公司愿意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公司提高了利润,国家才能通过税收增加财政收入,从而使福利社会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对失业人员由发补贴为主转为以培训和就业为主。

30年代以前,执政的保守党政府认为,当经济发生困难时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不要管。后来社会民主党上台,制定了就业政策,采取了由国家通过修路、盖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就业的措施。政府认为,尽量不要发补贴,而要让失业人员参加工作,虽然收入低一些,但一定要保留失业人员与劳动市场的关系。如果失业人员长期拿补贴不工作,其技术素质越业越低,就更没办法再就业。这是瑞典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原则。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搞好培训是降低失业率的关键。

一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市场和新的岗位。瑞典政府近年来特别重视保护自然和能源行业,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结构性失业使得一方面失业率很高,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行业却急需大量人员。三是瑞典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较高,五年后大部分人将退休,需要新的劳动力接替。四是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在政府的扶持下积极开拓就业岗位。由于这些原因,必须在培训方面下功夫,开办转岗培训班、成年人学校,开展转岗学习等。失业人员转岗实习的收入,一半是补贴,由国家负担;一半是工资,由企业负担。

(四)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条件。

一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培训适用的技术人才。瑞典正在实行的一个项目,是由政府与企业家协会合作,对1万名青年进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岗位培训。二是将劳动力从无法再就业的地区向有就业机会的地区迁移。如帮助瑞典北方的失业人员到南方找工作,并为其提供搬家、培训的费用和安排子女的转学。三是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络,求职者上网查询,可以立即知道哪里有空余的岗位。

(五)以地方政府为主组织劳动力市场,同时将就业政策同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

瑞典的劳动力市场40年代以前由地方政府组织,40年代以后开始加强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同时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时注意与其他经济政策相联系,但是后来发现有关规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最近这种体制又有变化,即在保留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仍以地方政府为主解决失业问题,因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的行业有何变化,需要多少人;并要求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因为劳动力市场政策与其他政策有紧密的联系。

(六)进一步放开就业政策。

主要是:对小企业和个体户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自谋职业;放宽企业聘任和解雇人员的政策;再就业培训由以数量为主、初级人员为主向以质量为主、以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内容的方向转变。

瑞典制定了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再就业计划,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再就业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瑞典再就业政策贯彻的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通过提供新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以及开展培训来降低失业率。二是大部分新岗位不再是国家拨款的机构(如医院、学校等)提供,而以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为主。三是减少社会福利不能影响学校教育系统和医院保健系统,因为这是福利社会的核心部分。四是工会同老板协会关于工资的谈判必须由政府负责,保证谈判和平、顺利,达成使双方能够接受的条件。五是国家财政趋于稳定和平衡,保持较低的通胀率。

在上述基本原则下,还制定了若干原则。主要是:再就业政策要体现男女平等;再就业是整个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套;国家财政平衡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削弱福利社会;在高新技术的激烈竞争下,瑞典作为高费用国家,只能通过高素质人才同其他国家竞争,因此必须不停顿地进行培训,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胜;要在收税和补贴上给私营企业以优惠的同时,也要给以一定压力,使其能够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发展;政府每年对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进行两次检查,总结检查的指标必须量化,不能走过场。

在上述基本原则下,还制定了若干原则。主要是:再就业政策要体现男女平等;再就业是整个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套;国家财政平衡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削弱福利社会;在高新技术的激烈竞争下,瑞典作为高费用国家,只能通过高素质人才同其他国家竞争,因此必须不停顿地进行培训,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胜;要在收税和补贴上给私营企业以优惠的同时,也要给以一定压力,使其能够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发展;政府每年对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进行两次检查,总结检查的指标必须量化,不能走过场。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日本改革科研人才聘用制度
下一篇:国外开发就业岗位办法综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