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工作标准除应该遵守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下述原则和要求:
1、使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服从企业总目标,通过制定标准形成全员的目标管理系统,每个岗位的具体目标是企业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从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根据总目标的要求而确定。这就要求各岗位在制定本岗位工作标准时要从大局出发,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
2、岗位之间互相衔接,互相保证、形成有机联系、保证管理系统工作协调。工作标准不仅要保证该工作岗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保证与上下左右各相关岗位协调配合。制定工作标准的过程,实际就是互相协调、理顺关系的过程。这方面工作做的越好,标准的执行中的效果就会越显著。
3、工作标准是为具体的工作者制定的,要使标准能使被工作者所接受并且认真执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工作者亲自参加制定标准。由别人制定标准,让工作者去执行的办法不是很好。当标准必须由别人制定时,最好也要请该岗位的工作者参加讨论、发表意见。为了提高工作或操作水平,制定标准时要以熟练者的经验为基础。
4、标准制定出来后,不是交给工作者了事,而要由有关领导者组织培训。
5、工作标准也同其它标准一样,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由于影响工作标准的变动因素较多,必须经常对一些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看生产要素是否做到了正确结合。是否作为一个系统充分发挥了功能作用,注意各个工作环节,生产工序的管理状态以及最终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状况,工作人员的效率是否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关系是否理顺了等,对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评价,对修订标准做好准备。
工作标准的制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其中主要是运用工业工程提供的一整套方法和技术,使工作标准的制定方法科学化,大体的程序是:
1、通过方法研究,对拟制定标准的岗位的现状进行观测和记录。
2、收集与该岗位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原有的工作标准、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原始记录以及与工人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关的资料)。
3、根据对现状的记录,运用:“五问,四技巧和动作经济原则”对现状进行分析、改进,确定标准工作(作业)法。4、以标准工作(作业)法为基础,对工作(作业)时间进行测定(运用秒表法或PTS法),并制定标准时间。
5、起草工作标准,根据需要将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分析、改进成果列入标准,如:作业程序(包括工作分工和工作的联系方式)、作业方法、作业条件、作业环境、对该项作业质量、数量和时间的要求等。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标准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改进成果的巩固。同时再增加其它必要的内容,作成标准草案。
6、标准草案经试行,按企业标准审批程序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