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定额资讯 > 正文     

熊光清:实干精神——“德国制造”的重要文化底蕴
2016-07-28 11:46:01    来源:    评论: 点击:

    实干兴邦,不仅对中国是如此,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说起实干精神,最为突出的,当属德国人。历史上,德国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破坏巨大,但是德国也培育了许多伟人,产生过许多重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德国人的优秀品质主要包括:严格细致、踏实努力的实干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严谨作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高标准要求;尊重规律、理性务实的科学态度。这种实干精神成为德国制造包含的重要文化底蕴,也是德国制造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

 

一、德国制造蕴含着德国人的实干精神

 

德国制造最能明显体现出德国人的实干精神。德国处于欧洲腹地,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从而使德国人有比较强的忧患意识。在此情境下,德国人形成了善于思考、踏实稳重的实干精神,德国人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严谨务实。这种实干精神成为德国制造的内在思想基石,德国制造体现出德国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质。

 

中国以瓷器名闻世界,中国的国名“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要说历史,中国瓷器的历史无疑十分悠久。但是,德国人后来也研制出了瓷器,其中的梅森瓷器是世界瓷器中的精品,不比中国瓷器逊色。18世纪初,萨克森公国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经过无数次试验,1708年,贝特格终于试制瓷器成功。1710年,梅森瓷器制造厂建立。这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瓷器厂,后来发展成全世界最好的瓷器制造商,被称作瓷器界的劳斯莱斯。梅森瓷器非常精致,深受欧洲人喜爱。直到今天,每件梅森瓷器都是精品,是瓷器中的上乘之作,拥有收藏价值。更为值得称道的是,每一种梅森瓷器的模具都保存至今,厂家随时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梅森瓷器体现出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为现代德国制造所继承。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制造”的声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德国制造从最初的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追赶英美到跨越式发展,最后自成体系;从追求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和品质,最后集中于工艺技术和研究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塑造了一个不同于英国制造、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德国制造”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正是德国制造支撑了德国的繁荣,使德国产品能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在消费者眼中,德国产品一般都具备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在高技术设备方面,以德玛吉、通快为首的机床,以莱茵、蒂森克虏伯为首的钢铁,以巴斯夫、拜耳、汉高为首的化工医药,以西门子、英飞凌为首的电气电子,以利勃海尔、海瑞克为首的工程机械,以蔡司、徕卡为首的光学,德国企业的大名,可谓兴誉满全球。德国的汽车品牌(例如:奥迪、宝马和奔驰)更是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厚爱。

 

德国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分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机械设备制造业的32个子行业中,德国有25个子行业是前3名的出口供应商,有16个子行业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德国制造业在经历了20042008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订单量和生产量急剧下滑。但很快在2009年开始回升,成功走出阴影。当前,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已经稳居全球冠军,2014 年达到 1490 亿欧元,独占世界出口份额的 16%

 

二、实干精神成就了全球领先的德国制造

 

德国不仅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且德国人坚信,即便是非常普通的日用消费品,只要质地优良,也能创造出良好的声誉和利润。例如:德国的双立人厨具刀具、博朗剃须刀和牙刷、海德堡印刷机、高仪水龙头、斯坦威钢琴、百福和杜克普爱华的缝纫机、伍尔特的螺丝螺栓、多尔曼的门锁和铰链、威汉的螺丝刀、阿迪达斯和彪马运动服,都是享誉世界的精品。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产品易于复制,难以确立起产品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但是,德国人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流程改进,把这些产品打造的极度完美,从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构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那就是: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德国有一句名言:“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德国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得非常完善,一件事如果做得不完美、有瑕疵,他们就会深感不安。在制造业方面,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尽一切可能把人的不确定性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把每件产品的制造都分解成能简单易行、可以控制的一个个步骤,从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德国人讲究纪律、追求完美的品格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发扬,成为德国制造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德国从1825年起就实行“强制教育”制度,受教育与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适龄儿童如不上学,家长会受到法律处罚。德国人特别强调对孩子进行劳动技能的锻炼,这种传统使德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操作机械工具、修理家用电器、开展科技活动、设计制作各种机械模型,从而锻炼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熏陶。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特点,它造就了大批拥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级技工,成为优秀“德国制造”产生的重要保证。

 

德国人特别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德国人在战争结束之初起,就非常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西德仅仅只用了15 年,就重新进入了发达工业国家行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德国企业非常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例如:这期间,钢铁大王蒂森克虏伯不再做钢铁的初级生产,而是从事精细加工,其无缝钢管质量非常之高,到现在一直是全球领先。即便是一些中小企业,每个企业一般也至少有一项至几项核心技术或产品。这些中小型企业几乎都是家族所有,家族运营。因此,本质上公司的发展策略倾向于长远策略以求代代相传。可以说,从20世纪60 年代开始,德国就高度重视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出现了很多基业长青的重要企业。

 

三、工业40,德国制造再起步

 

18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工业1.0从蒸汽机的发明开始,工业生产领域大规模使用机械设备,这一阶段可以视为“工业1.0”。20世纪初,工业领域发生第二次大变革,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这一阶段可以视为“工业2.0”。20世纪70年代,工业领域开始利用电力和IT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形成了大规模、大批量的简单化生产模式,这一阶段可以视为“工业2.0”。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德国政府在2013年率先提出要实施“工业4.0战略”。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在于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2006年和2010年德国政府分别提出过《高科技战略2006-2009》和《高科技战略2020》两个全国性的高科技战略文件。工业4.0战略正是《高科技战略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和商业伙伴,从而通过网络信息和自动化手段掌控生产与服务过程,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工业4.0的重点在于把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相结合。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将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械之间也会形成数字互联,进行信息交流。德国的“工业4.0战略”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从而使德国能够保持在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当前,工业4.0已经成为德国工业的强劲发展趋势,其中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条件上看,德国确实具有一系列支持“工业4. 0战略”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利因素。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以服务业主导的所谓后工业社会以后,德国的制造业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德国的民族秉性、历史传统和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以汽车、机械、化工和电气为代表的四大产业占德国全部制造业产值的40%以上,占全德出口的比重达到48.2%(2013)

 

德国“工业4.0”尚需多年的开发、实施才能完全转变为现实。不过,这一理念在德国己经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德国“工业4. 0战略”是加速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确保德国 “高工资战略”下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以制造业的智能化带动国民经济体系的全面智能化。当然,不同的企业对这一战略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不一样,规模越大或技术含量越高的企业越容易接受“工业4. 0的理念。在德国打造工业4.0的进程中,西门子、博世等知名公司已经迈出了尝试的脚步。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实施“工业4. 0战略”非常关注。德国政府强调,“工业4.0”要在组织和技术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政府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设立创新中心鼓励技术研究。

 

(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166月下)

相关热词搜索:德国制造 制造业 实干精神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将出
下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