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知识共享 > 定额基础 > 正文     

劳动定员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2013-09-24 14:55:17    来源:互联网    评论: 点击:

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标准,是保证定员结果详实准确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定劳动定员标准是为了使企业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所带来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劳动组织的客观要求。

在制定煤炭行业岗位定员标准时,应遵循煤炭行业对劳动定员标准的几项相关原则。

1、保障安全生产原则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的制定,不论运用何种方法,首先必须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作业,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考虑定员的配备数量。

2、以人为本,先进合理原则

首先,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的制定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劳动组织管理模式基础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员工放在企业主人公的位置上真正与企业融为一体,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圆满地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促进企业综合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要本着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保证实际生产的需求和员工安全的需要,又要避免窝工浪费现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精干、高效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相结合。

3、专业分工、混合作业原则

科学的分工与劳动过程的专业化程度是企业劳动组织的基础,是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保证工作量饱和程度与保持较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应当在主要的技术岗位(工种)中强调人员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程度;但是在体力劳动消耗较大的岗位(工种)中不应强调专业化,要克服在辅助岗位(工种)中分工过程所带来的弊端。

4、相关岗位兼、并、代原则

相关岗位(工种)作业时,在保正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能兼则兼,能并则并,能代则代是合理定员、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兼职作业必须与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密切配合。能按工作量计算的岗位,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化,在制定岗位定员标准时应相应调整,尤其是按工作量计算的岗位,即不随产量的增减变化而使岗位定且标准发生变化的岗位,可按自然条件、机械设备、操作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确定岗位配置定员人数;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按上述要求的机构设置形式和实际业务范围、业务量的大小程度等来核定岗位的定员标准。

5、提高技能、追求高效的原则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应根据各基层单位的具体生产条件、员工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等因素,并充分考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使劳动组织形式得到完善、操作技能水平得以提升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先进经验的推广,从而充分保证企业生产目标的完成。

相关热词搜索:劳动 定员 标准

版权声明:来源为“定额网”、“本站”的文章及资料,未经本站授权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高温天气作业,不能因缩短工时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下一篇:施工定额和劳动定额有什么区别

分享到: 收藏